学生感言

当前位置: 首页 海外交换 学生感言 正文

蒋南:伯村印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小记

作者简介:蒋南,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经34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交换。前经管团委调研组组长,入选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平时也喜欢投资与行研。爱好历史和科幻,王阳明的追随者,阿西莫夫和刘慈欣的忠实读者。爱玩游戏,职业生涯最佳战绩:伟伦杯亚军
 
印象·初见
在上海浦东的夜幕中出发,告别父母,一觉醒来,与祖国竟已相隔两万里。虽然早就不是第一次独自远行,当踏上异国的土地,听着周围的一片英文,一个人在夜风中等待轻轨,仍不免感到些许孤单,只是攥紧了口袋中的登机牌。好在孤独很快就被新的生活冲淡。到达后第二天,在新室友的陪伴下参观校园,还去了海边的一家中餐馆。这座西海岸的小城,没有高楼大厦(校园里的钟楼已经是最高的建筑之一),有的是精致的维多利亚式小楼与田园诗般的风景。澄澈的天空中云淡风轻,古老的高塔传来悠悠钟鸣,坐在海滩边听浪花呢喃细语,晚霞将天与海染成梦境。在这座美丽的小城,我有理由相信,无论如何,未来四个月将会是美好的。
 
印象·学
谣言1:想做学术才来伯克利事实:[BUSTED]
在学业上,Berkeley是给你无限可能的地方。如果有志于学术研究,伯克利当然是你的首选。这里有丰富的助研项目,可以提前体验前沿的学术研究,这里你可以选择高宏、高计、劳动经济学等“干货”满满的博士生课程,如果成绩优异,或许还能得到顶级教授的推荐信。但是,如果你对学术无感,而是想向金融职业界发展,走上人生巅峰——这里也有ECON 136(金融经济学)等偏金融的课程,还有享誉世界的哈斯商学院,即使身为经济系交换生,同样有机会选上它的“招牌”会计课程。
姑且谈一下我选的几门课。
第一门,就是刚刚提到的ECON 136。由于兴趣在金融方向,有时我会羡慕美东交换的小伙伴,在各大商学院能够接受财务分析、估值建模的系统训练,好在ECON 136部分弥补了我的缺憾。教授是大牛,物理系出身,投行20年交易员经历,功成身退回归校园,专注学术研究与授课。136的特点是难度梯度极大,刚开始的几节课很浅,几乎都是经济学和公司金融讲过的内容;然而很快,新的知识点接踵而至,期权定价,利率BOOTSTRAP,对冲策略,保证金与风控矩阵,资产组合管理……我的亲身体验是“翘了两节课,感觉错过了一个世纪”。对金融感兴趣的小伙伴,如果能认真学好136,并仔细阅读教材(博迪《投资学》是公认的经典),将会获益匪浅。还有一项福利,和授课内容相比,考试很良心,考试很良心,考试很良心,重要的话说三遍。(至少两次期中都是这样,立了flag希望不会被期末打脸=_=)
第二门,ECON 182,国际货币经济学。教授也是大牛,曾经在美联储任职,参与过一线经济政策的顾问与制定。182从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开始(中宏睡过去的可以再学一遍),一直讲到上世纪的新兴市场汇率危机,和近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还时不时会讲解近期的宏观经济新闻。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一门课,唯一的问题是这学期排在了早上第一节>_< 考试难度同样适中(同样希望不被打脸)
第三门,必修课,ECON 191,经济研究专题。教授还是大牛(……),曾在多个政府部门担任首席经济学家,近年专门给交换生授课191。这门课涉及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Stata等统计软件的应用,还会经常请一些教授来讲他们的paper,为有志于学术的小伙伴量身打造。课程作业是写一篇自己的paper。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未来规划,投入适量精力。
第四门,IEOR 222,金融工程导论,工院的博士生课程。本来这个位置是打算选择一门哈斯商学院的会计课,但我仔(mo)细(ming)分(zi)析(xin),觉得Berkeley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干货”,如数学、编程等基础能力的训练,因此决定挑(zuo)战(si)一下。这门课开始于经典的金融理论,如布朗运动、维纳过程、鞅理论、期权定价等,在三分之一学期后专注于高频交易理论,分别介绍了price impact, optimal execution, optimal placement, limit order book dynamics,原谅我翻译不能TT TT 老师是中国人,比较nice,然而给分未知(知道了我就不会这么慌了=_=)总之,这门课适合有一定数学功底,对金融工程和高频交易感兴趣的同学,不但能增进对金工的了解,也对提升数学、计算机功底大有裨益。
 
印象·吃
谣言2:伯克利好吃的不如美东多
事实:[NAÏVE!]
不想亲自下厨做黑暗料理?想品尝各国风味的菜肴?想做一个高逼格的美食家?或是忘不了中国菜的味道?
那就来伯村吧!
Berkeley并不是个大城市,但所谓城市虽小,五味俱全。出学校南门的几条街上,有近百家餐馆,从意大利面到泰国炒饭,从美式面包早餐到日本料理,你想吃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有兴趣的吃货可以尝试一下,一个月之内每顿吃的都不重样。而更多广受好评的餐厅,则可以在不远的旧金山、奥克兰找到,包括高逼格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当然,自然少不了中餐馆。加州华人多,中餐馆也多,走在路上一抬头没准就能看见一个中文招牌。要和国内的地道手艺相提并论,或许还差一些,但在冬夜寒风中,思乡之情被一轮明月勾起时,熟悉的米饭炒菜,熟悉的中文交谈,总是能带来一缕家乡的气息。
伯村,吃货的福音。
 
印象·玩
谣言3:在伯克利,每天的生活就是学学学
事实:[???]
对于想做学术,选了一堆博士生课的学霸们,的确如此。毕竟,你和本校的博士生一起上课,还轻轻松松就把别人的A抢走了,是不是有点不讲道理……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在这些“硬课”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不过,如果你想度过相对轻松的半年呢?那就别去和国内外学霸在博士生课上拼A了,no zuo no die. 选择两门相对轻松的本科生课程,然后踏上“说走就走”的旅途吧——附近有繁华的洛杉矶,有壮观的旧金山金门大桥,有科研中心斯坦福大学和硅谷,有风景如画的Yosemite国家公园……总之,在天气变冷之前,尽情享受加州的美好阳光吧!(变冷之后呢?尽情享受加州的美好暖气吧:P)
除此之外,学校的各种社团和教会都会组织活动,学校里有设施完善的健身房,村里也有电影院能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在这里,只要你想让生活多彩,它永远不会单调。
 
印象·后记
转眼间,在伯克利的四个月已经过去大半。我一边写一边回忆,这三个月,我做了些什么?去了比清华排名低一名的大学交换(大雾)收获了什么?学的不少东西大概很快又会忘记,而快乐也无法存进相片。
然而,这学期的经历,却可谓是我进入大学以来最丰富的。见证了美国大学的课程,体验了异乡的学习生活;参加了助研项目,也准备着投行面试;行走过旧金山的繁华,也享受过加州海滩的宁静。
都说大三上是“做出选择”的时候,的确,在此之后,选择不同道路的同学,也将渐行渐远。然而,未来的选择,并非拍拍脑袋就能做出。有时,还需要更多的经历与体验……
向往金融职场——投行工作与生活适合自己吗?想要出国读研——“在美国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立志从事学术——究竟知道真正的学术研究是什么吗?
有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长】(误)在伯克利交换之后改变了对学术研究的看法。有的原本坚定,回国后却改了主意;有的原本纠结,而在这里下定决心,迈出了第一步。
交换,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契机。无论对哪一条道路感兴趣,在这一学期,只要有心,都能对它有所了解,而尽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交换期间的学业压力不算太大(方向已经明确的同学除外),杂事也不算多,没有各种例会,更不需要深夜改邮件。在夜深人静时,我们或许能够静下来思考,之前无暇思考的那些事:关于自己,也关于未来。(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