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言

当前位置: 首页 海外交换 学生感言 正文

涂瀚宇:Ivey二三事

作者简介:涂瀚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33班,现于加拿大毅伟商学院交换,清华大学摄影队队员,前调研组副组长。平时喜欢拿着相机到处走走拍拍,三体科幻系列忠实的粉丝,正统川菜文化的坚定捍卫者。
提交完最后一篇case hand-in,自己在Ivey短短三个月的生活逐渐接近尾声,也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回顾一下,那曾经无比期待的交换之旅究竟带给了自己些什么,虽然来这里之前听过很多经验分享,但当自己真正亲身经历起来,又有了许多别样的感觉。
Ivey门前合影
“伦敦的格调”这座与英国首都同名的城市有着别样的情调,由于人口较少,我们也就基本远离了在北京熟悉的“大城市的繁华”。Ivey所在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区,平日里所见最多的便是树了,再加上我们临时租住的地方位于Walmer Grove(树林)里,每天还需要绕好老大一圈才能穿过树林。到了秋天,其中的枫叶就开始变红,也成了我们上下学路上靓丽的风景,那种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着红叶纷纷落下的场景,恐怕在北京香山无法享受吧。
仅次于树的就是各种小动物了。在这里,时常有一只小松鼠衔着掉落的果子从家门口飞奔而过,或者一大群野鸭子(开始还误以为是天鹅)从池塘里面出来,大摇大摆地挡住前进的去路。或许在松鼠和鸭子看来,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而人类不过是零零散散运气好才能偶尔碰见的少数派吧。
这里人口密度之低还体现在建筑的高度上,Ivey的新教学楼高达三层,算是附近少有的高层建筑了,就算到了London的downtown,街上也随处都是低矮的平房。总而言之,所谓London这座“仅次于纽约的国际都市”,几乎就是一个大农村,以至于每次和邻座同学或者出租车司机聊天,都会调侃到在这里惬意的乡村生活,只是苦了爱购物的室友,只好趁假期去多伦多的outlets才能买到非“大妈款”的时装了。
“学在 Ivey ”Ivey最为著名的无疑是其独特的案例教学模式,两年里学生们会通过无数个case和报告来了解整个金融世界,从实际发生的案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工作中也就更得心应手了。在交换的所有学校里,Ivey也是数一数二非常“虐”的学校了,虽然出发之前许多前辈分享了经验,但当自己亲身体验这一教学模式时,感受更是分外深刻。
据说一些在其他学校交换的同学在交换期间为了旅游可能会翘掉几节课(这是委婉的说法),不过这对Ivey交换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每请假一次都会扣除相应的课堂参与分数,一门课缺勤超过20%就会直接fail,这无疑给我们参与每一节课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Ivey教学楼正门:case永不眠
Ivey的案例课中,所有学生需要提前阅读相关材料,上课时跟着老师一起梳理案例内容,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推动整个讨论的进行。案例的长度从几页到二三十页不等,如果能完整看下来的话,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明显的进步,记得最长的一份case是期末大作业,仅正文就有接近十五页,加上名目繁多的图表,信息量相当大,我们提炼重点信息难免有所疏漏,最后还是通过集体讨论弥补了独自完成作业的不足。
会计这种相对solid,且facts更多的课,对我们来说难度相对较低,而Raising Capital和Private Equity等金融类的课程,案例讨论和分析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两门课的教授都是Wayne,他有着几十年的投行工作经验,上课时也会一步步从案例的背景出发,要求通过我们洞察表面的财报数字,来理解数据反映出的公司运营情况,push我们去分析问题的本质——这对 sense有很高的要求。
Ivey本地的学生经过了头一年上百个case的训练,对付各种case中的问题游刃有余。所以对我们来说,抢在local前发言,拿到课堂contribution的分数并不容易。
一个学期下来,自己也从最初的不熟悉,到现在能够相对从容地思考和参与讨论。虽然与local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一个学期建立起来的自信已经让我喜欢上了这种讨论式、高度紧张的课堂。不好评价case study跟lecture method哪一种更适合金融类的课堂——相比于lecture method,case study可能对solid skill的培养相对欠缺,Ivey的学生也对这种教学模式看法不一。但事实证明,学生经过case study两年的严格训练后,受到了北美各大金融企业的青睐,而Ivey也成为加拿大公认的顶级商学院。
 
Work hard Play hard
我们在距学校两公里外的地方租到了house,清华的四个同学加上北大两个同学就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小家庭,大家性格各不相同,唯二的共同点是习惯在家里吃饭和能吃辣,第一条可能部分也是由于这边饮食上的选择过于有限,Ivey里面的eatery只有pizza跟poutine(肉汁浇薯条),外面的subway也只能作为应急的午餐,平日里贤惠的室友们变着法子做各种中式美食,包括红烧排骨、干煸牛肉、火腿滑蛋等等,每个周末还有必不可少的麻辣香锅,让人不用出门就能尽享清华美食,由此看来,在交换期间遇到靠谱贤惠的室友该是多重要的一件事情。
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本地学生交流成为了重要的文化生活体验。Ivey毕竟以出产金融人才著称,大厅里、走廊上聊天的话题除了case之外,career development和modeling skills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一次次被这里学生精美的简历和课堂上对model详尽的分析震惊后,才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之外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充实自己的技能;而在跟许多CBC的交流里,关于东西文化与制度差异的讨论也充满了趣味,比如在最近的一次聚餐中,与一位在Western读Finance和Law的dual degree的学生,他小学就从国内来到加拿大学习,已经拿到Morgan Stanley的New York office return offer的他,对国内外的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都有着完整而独立的思考,比如equity research方法的差异、法律执行情况对社会公民选择激励的效应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只对某一种制度和文化了解的人所难以回答的,而文化上的碰撞也算得上是交换生活的重要目的吧。
当然,生活上不得不提的还有这里的party文化。作为与Queens齐名的“party学校”,Western的学生对party的迷恋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而由于Ivey周五没有安排任何课程,周四晚包场狂欢也成为一个传统,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常到club networking的室友描述,许多local的女生甚至宁愿穿着短裙在寒风中排队等一个多小时,也不愿放弃到club狂欢一晚的机会,work hard and play hard果然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玩到 High
虽然我们不能翘课,但这里的假期的确是相当之多,在读case之余,利用假期好好出去旅游放松,也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最为期待的时刻就是每次假期结束回到学校,上课前后跟同桌聊起假期的行程,看着local一脸羡慕(嫉妒)的眼神,成就感满满。
欧洲有欧洲的风情,北美也有北美的气质,不管是人文还是自然,只要自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处处都有风景。利用开学前后和学期中的假期,我有幸去了美国东西海岸、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一路上紧张的行程弄的人喘不过气来,但有幸看到如此多的风景,一饱眼福后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Ending
想想自己就要挥手告别这座可爱的小城,再也没有机会气喘吁吁地飞奔到教室插上name tag、听不懂教授的开的玩笑却只有随着周围的同学傻笑、吃到室友做的辣到酸爽的中国菜,心里还是有万分的不舍,与许许多多的朋友say goodbye。但我相信,这三个月的所思所获,定然会成为生命中难以忘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