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下来的约稿,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写,持续构思到十一月底,删了又写,写了又删。在Ivey度过的,大概第一百零几天吧,终于颤颤巍巍地迎来了忙碌的期末季。
好像自己每隔一个星期,想法就有了大不同,所以想要呈献给大家的这一份交换学期手记,主题几经更迭,光日常记的备忘录好像就有十好几个了,每次都是心血来潮想给大家写点儿不一样的,构思来构思去想着开头结尾呀要怎么开花儿,到了这会儿,突然一下决定,嗨,算了,“放过自己”,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吧。
每个人在交换这一段日子里思考的必然不同。如果我的一些个人体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小小的借鉴,我就很满足啦。
对于一个上大学之前其实没什么实质见识、还特别宅的孩子来说,远离熟悉的环境,到异国他乡生活一段时间,不容易,也并非绝对的难。很幸运,我们是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下成长的一辈人,比如说靠着谷歌地图,都可以让我的“冒险”生活从容许多;同时,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本身还蛮喜欢欧美流行文化并且受影响颇多(毕竟全靠听歌学英语嘛)。所以,实际上在这里生活的三个月,直到今天,我还并没有感觉到很强烈的文化冲击。
鲜有文化冲击,我认为可以解释为“我去更进一步地、在电视剧和社交媒体外了解并尊重这个文化”,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可能并没有选择去某种意义上“完全融入”它——大概就是,在公交车上的每个昏昏欲睡的早晨,《无地自容》比《GTFO》更容易让我快点儿精神过来吧。
学业
可能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中国式学生也未可知——Ivey高强度的课堂上案例训练,要求提前阅读好案例、最好带上你的思索和数字们来到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成为了评分的标准之一,最终的考试占比反而相对很少。
由于距离较远,我恢复了七点起床,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慢慢悠悠去上学的日子,让我恍然间想起之前没住校,五点起床踉踉跄跄倒三趟地铁坐两个小时去赶早读的时候。
这个“高强度”有多高呢,朋友之间开玩笑“来Ivey的这几个月,熬的夜比在清华的时候还多”。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我个人觉得不如用一句“学得狠玩儿得也狠”来概括。
学期中先是每周就四天课,每天平摊下来最多也就两点五个课时(大概是1小时20分钟),下午的课两点十分才开始;大长假就更别说啦,简直是西安大略放假大学,10月一共也就上了10天课,剩下的时间都是大把放假(与大把的作业和论文)。我们加东的一行人,尤其是大多伦多地区的朋友们(大概包括多伦多大学、Ivey、McMaster和Queen's,如有缺失的朋友在此致歉),感觉上外出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我其实一直以来真的是非常宅的一个小孩,觉得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吃外卖戴上耳机一个人看搞笑视频的那种。但是踏上异国土地,脚步也仿佛不受自己控制,想要尝试丈量青草更青处的土地似的。
在实际上非常忙碌的学期中出去旅行,受到20岁经济未独立的青年人普遍的预算限制,比想象中要难一些,但也快乐许多。三五好友,坐下来吃顿火锅,打打桌球,逛逛美术馆,住住民宿,聊聊人生,吐吐槽,焦虑焦虑,也就放松自我了。
在这篇小结中,我想单独聊聊Ivey的测评制度。Ivey的4小时案例考试非常有趣,早上八点或者下午两点,大家带着自己的笔电,打开专门的考试软件,开始从头到尾阅读一个崭新的案例(或者单纯的表格、数字等等),打开Excel开始做题。这种“知识融会贯通+实操能力”缺一不可的马拉松式考试,给予人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
诚然,形式是多变的;但是,能力是普适的。希望来北美交换的朋友们(我猜测地缘接近、文化接近的地域内,情况比较类似,所以用“北美”概述)不要有太多压力,在享受教授酣畅淋漓的授课的同时,尝试着用测试前复习的方法,巩固上课学过的案例,让交换生活有精彩的过程与习得足矣。
生活
针对日常饮食,在Ivey的交换生们都采取了下馆子+做饭的方法,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因为做饭的成本相对小很多、且很大程度上能契合我们的中国胃,我们会选择做饭。
我们都很幸运,本身租住的房子有炊具,且得到当地小伙伴的帮助,所以个人下厨的自由度很高。
建议大家可以上YouTube和B站等等关注做简餐、个人餐、工作餐的主播,或者下载各式菜谱App,可以让生活质量提高很多。
Ivey所在的地方,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大多伦多地区的伦敦,是个一年有接近半数甚至以上的时间都在飘雪的地方(当然论冷那还是蒙特利尔强),早在十一月中旬,我就穿起了防水的雪地靴,扣上了大羽绒服。离开了和天通苑北人民挤地铁的生活,有时候,在寥寥数人同行的回家路上,恍惚间有了“苍茫大地”之感。
在早班公车上,有时,司机会对你说“早上好”;在生活区,你很难看到行色匆匆的人,大家的步速可能也是受到气温的影响,渐渐慢下来;马路上非高峰时段无比畅通的交通,让车在城区也可以开到六十迈;一杯Tim Horton的双份糖双份奶冲泡茶,就能带来媲美奶茶店的慰藉,长队排到几米开外,大家好像也没有那么急,慢慢排着,排着,就到了。
但是,也同样是在这座小城里,Ivey的人们总是步履匆匆,在寒风中,也时常可以看见穿着西装裙和露脚背的高跟鞋的同学们,为接下来的面试或者展示,不停口中念念有词着准备。
与之相比,最近读到一个网友的随感,大概齐说的是,北京好像是一个生存感很强的地方,大家可以吃着外卖,穿着冲锋衣,从天桥这头绕到那头,挤进地铁,嗡嗡嗡,嗡嗡嗡,然后一出去又是同样的一天。
环路上高峰时段堵着的时候,我可能多半会在车后座上,把视线从笔电屏幕上短暂挪到远处大厦,那些楼面上时常有些四合院售卖的广告;然后我多半再看两秒钟,欣赏一下广告词,推一下眼镜,开始接着噼里啪啦起键盘。
有的时候走在伦敦无人的路上,路灯远远地隔着,我提着这周的日用品,冷风吹在我的大羽绒服上,从小径旁的树枝上带下积雪;或者清晨七点被闹钟叫醒,惺忪中看向窗外一片冰天雪地;这种时候,我就会偶然这样想起上述的画面,想起北京的夏天暴雨滂沱的晚上车前窗不停歇的雨刷,或者午后烈日下突然打开车门的强烈冷气和皮革味,或者老是挤不下车的冬天下午六点多的东单,还有人们羽绒服之间摩擦出的“嘶嘶”的声音。
远离了原先的生活环境,可真是当时只道是寻常。倒绝不是说有什么优劣之分,只是体会过了,我才有了些许的概念:嗨,原来人的生活,可真真都是不同的游戏。
小结
于我而言,交换的最大收获,说得小一些,就是“想得更明白点儿了”;说得大点儿,就是完善了些许人生的哲学观吧。
到了二十岁的今天,我们这群孩子,还在慢慢成长,只是多多少少,大家都在思考,我还有多少成长的空间、我已经走到哪儿了,下一步,我要怎么走,才能走得更好呢——这一类的问题。我相信,交换的这个学期,就是给予大家这个难得的机会,沉浸式地去体会另一种生活。
飞机总能把你带到想去的任何地方,绿色丛林也好,钢铁森林也罢,战场上自律,精神上自由,做这样的人,我觉得也挺酷的。无论是伏案三日做案例的定力,制定密密麻麻整月行程的焦头烂额,还是在国际或城际穿梭的匆匆步履,年轻人大抵总是被澎湃的心潮裹挟着前行,哪怕大雪没过脚踝、地面全是暗冰,呲溜着就算是滑也得大步迈开了——倒不是急冲冲地,我看见了,每一步在冰上,也是走得挺坚实的;最关键的是,他们面上从容的神情,不会骗我。虽然听得不真切,但我也确实听到了,冰天雪地里,唱歌给自己鼓劲儿取暖的声音: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我有这千山和万水;我要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
作者介绍:郑立文,来自经64班,本学期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Ivey)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