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7月5日至7月10日,“创之路·嘉兴行”实践支队由12名来自清华经管学院大一年级的同学组成,博士生辅导员王佳艺带队,在嘉兴市秀洲区政府鼎力支持下,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本次实践调研主要以访谈形式为主,以关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学术论文为辅,集中探讨嘉兴市秀洲区关于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对当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情况的影响。在嘉兴市秀洲区当地政府的接洽下,支队走访了十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企业,以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闲小二”坚果零售电商平台为代表,调研了五处嘉兴市秀洲区的产业园区,参观了两个众创空间,同时支队也与当地政府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座谈会,充分调研嘉兴市当地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情况。

“创之路·嘉兴行”支队成员
本次实践中,支队希望通过努力,从嘉兴秀洲透视各个中小型城市的创新创业现状与未来,找出可推广的创业生态系统搭建模式。支队与x-lab怀揣着创业项目的师兄师姐们一同前往嘉兴,在短短的六天内,支队成员精诚合作,获得了以下成果:
1. 通过观看成果展区、与各部门访谈的方式了解嘉兴市秀洲区政府为推动创业创新发展实施的政策;
2. 通过单独预约、访谈的形式了解创业者的创业经历、创业团队、落地嘉兴的原因、目前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的方向等;
3. 深入了解嘉兴的风土人情,参观沈钧儒故居、南湖革命纪念馆,认识到嘉兴作为中共诞生之地的重要战略地位,旧时的红色革命与当前的双创革命使这座城市别具魅力;
4. 通过有关创新创业的学术文章研读,在博士生辅导员的指导下,构建了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认识,于最后一日,向嘉兴市秀洲区政府做小组报告,汇报调研结果;
5. 与嘉兴市签署“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项目,今后每年夏天都将派遣支队前往嘉兴开展进一步调研活动。

嘉兴市秀洲区外景
作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区,各级政府为秀洲高新区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

与嘉兴市秀洲区政府座谈
嘉兴市秀洲区关于创新创业项目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秀洲区每月都会确定主题,邀请部分企业和相关各部门领导,通过面谈的方式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时的疑难杂症,常见的问题有企业员工的交通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各项业务办理也力争贯彻“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的宗旨,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有效发挥出来。
二、双创最关键的政策之一是引进人才。为了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和优秀的初创项目入驻,嘉兴方面斥巨资,推出了各项财政支持补贴计划。除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外,还有“万人计划”、“精英引领计划”。目前嘉兴已吸引“国千”161人,“省千”136人,另有586家领军人才企业入驻,搭建了58个院士工作站。
三、嘉兴一直践行“政学产研金介用”的七位一体发展模式,突出在“用”字,其本质就是利用孵化器、加速器等将优秀的理论成果化作生产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交科技园等优秀的孵化器将帮助这些优秀的人才和项目实现新的腾飞。
四、配套设施方面,秀洲区也下足了功夫,目前正在积极引入上海、杭州、苏州等优质教育资源,未来五年内将陆续有优秀的中小学分校入驻嘉兴,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就学上提供绿色通道。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支队调研了十余家企业和项目,创业园区中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由一个科研课题突破性进展起步,而开始孵化的创新企业
2.具有一定规模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为创新项目
3.大型公司设立子公司,用全新研发成果开辟新市场
其中有两家典型企业(分别为禾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GR嘉兴赛捷弹簧制造有限公司),禾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属于由博士生课题起步的第一类创新企业。它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光电材料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推广的高科技公司。产品包括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电子给受体的中间体、单体、小分子化合物和聚合物以及金属纳米材料等。CGR嘉兴赛捷弹簧制造有限公司,则可以算是传统工业的典型代表,是一家发法国独资企业,嘉兴赛捷中方负责人是清华精仪系八字班的一位学长。

与禾浦光电创始人交流

与CGR清华师兄合影
在紧张充实的实践之余,支队也前往嘉兴当地丝绸博物馆、沈钧儒故居和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在其中了解中共历史,体会革命精神,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在丝绸博物馆里,支队了解了丝绸制品的变迁,以及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也见到了当代轻便舒适的丝绸制品及其销售分布。岁月变迁,当年的丝绸之路第一次串联起东西方文化,如今“一带一路”则把各国经济社会文化关系拉得更近。乘着时代的列车,传统工业也迎来了二次腾飞。

南湖革命纪念馆中还原上海会址
“创之路·嘉兴行”实践支队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经管的同学,在这样的实践中有所思、有所获,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心中对创新创业的梦想能在这样的调研中离现实更近一步,同时衷心祝愿嘉兴市能够借着双创的东风发展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