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生活 第二课堂 正文

实践在路上 | 大漠桃花Day2 | 养殖业与特色农业

   今天的主要行程是陶乐镇牛羊养殖厂的参观,以及乐海山西瓜种植合作社的参访。上午我们会参观牛羊养殖场,亲眼瞧一瞧可爱的小动物,并且了解一下养殖场的运作情况;而下午我们会到乐海山西瓜种植合作社啃一啃那里出名的“沙漠西瓜”,据说这里的西瓜籽可以免费带回去培育呢!带着一肚子的激动,我们开始了今日的行程。

羊养殖场

image.png

    717日上午,我们的第一站是羊养殖合作社。来到养殖场后,那里的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负责人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该养殖场的基本情况。园区从2015年开始投资兴建,到现在已经运营三年。园区通过扶贫项目投资770多万建成,总占地面积66亩,共19座棚,128个圈舍,每个圈舍约45-50只羊,共可容纳存栏5000只羊。目前,养殖场实现年总饲养量10000只,正在饲养的有3000只左右,养殖周期约4个月。养殖场以繁育为主,羊肉销往周边地区,没有副产品的加工业务。

    养殖场的所有权形式是村集体,经营形式为集体管理,私人分散养殖。私人分散养殖是指每户村民对自己的羊负责,有权随时处理自己的羊,自负盈亏。而集体管理是指养殖场统一向进驻村民们的羊提供管理服务。这些服务包括集中买羊、收购草料、饮羊、消毒、防疫、培训等。目前,养殖户只需向合作社每年交5元钱管理费,这些费用主要用于支付电费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其余支出由政府财政资金补足。

     养殖场对解决移民贫困问题做出了贡献。养殖场定位于帮助那些壮年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户。这些农户中或是有家庭成员需要人长期照顾、陪伴,或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目前,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养殖场中共进驻45户移民,且只有“移民”才能进入。对这45户村民,负责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保守来看,每年养殖场的养殖量约5000头。一只羊实现净利润100元,那么,一年下来,这45户村民的总净利润即50万元,从而至少可以为每个家庭增加收入1万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养羊的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目前,在村中,约有200户村民在家中庭院养羊,这主要是因为养殖场离村子距离稍远,一部分村民腿脚不方便,不便进入合作社养羊。

    了解了养殖场的基本情况后,我们走近参观了羊舍,负责人为我们解释了有关羊的品种、养羊技术的问题。目前,养殖园区中主要的品种是本地羊(滩羊等)和外来羊(萨夫克、杜博、陶赛特等)的杂交羊。通过杂交,羊不仅体格更加健壮,生育能力更强,而且肉质更好。县畜牧部门每年都会引进外来羊品种,然后通过种公羊自然投放实现杂交(因为人工受精成功率较低)。可惜的是,尽管这里的羊肉质鲜美,但由于品牌意识较差,价格、附加值较低。

    在参观完养殖园区后,我们回到起点,负责人谈到了他对“移民”产业扶贫的看法和感受。负责人尖锐地指出,目前观念问题仍然是制约“移民”致富的重要因素。他说:“有很多一部分人,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吃嗟来之食”,“现在“移民”最能接受的就是100元买的羊,谁能立刻给我110元,我就卖,就关心这10块钱”。不过,经过村干部、当地扶贫部门的劝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正所谓“扶贫先扶志”,如果移民们都能有足够的进取心和吃苦的决心,那么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脱贫致富便水到渠成了。

image.png

牛养殖场

image.png

    接着,我们采访了天源復藏养牛场的负责人,对养牛场的一些情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据了解,该养牛场投资约2亿,大概有1860头基础母牛,每头重约700公斤。这些母牛年龄大多都在3岁左右,不出售,仅仅用于繁殖肉牛。据负责人介绍,公司计划将基础母牛数量提升至3000头,然后成立自己的品牌。

    一头小牛崽到一头可以外销的肉牛大约需要4个月,到一头可以繁殖的基础母牛则需要3年。

    与之前的养羊场不一样,该养牛场是私人企业。虽然不属于扶贫项目,但是为当地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在这里工作的农民约有200人,平均年收入在25000元左右,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有很大的贡献。

    该养殖场以养肉牛为主,主要向南方地区销售,肉价最高可达到90/公斤,对牛皮和牛奶没有太多生产。此外,这些牛的粪便,包括前面羊场的羊粪,都是先风干,然后作为公司自身的农田的生态肥,非常环保,资源利用率也很高。

image.png

乐海山

image.png

    高仁乡产业以西瓜产业为主,这次前往高仁我们参观了高仁乡乐海山合作社。该合作社已经成立十几年,运营模式以及资源对接各个方面都已经成熟,西瓜质量好,销量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农业品牌——“乐海山”,并且早在2005年就已经注册为“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商标。合作社一共有7个股东,农民为社员而不是股东,农民可以在合作社拿肥料、工具等,接受技术培训,并且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西瓜。合作社在成立前几年对农民不收取费用,近年来在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农民收益也提升的情况下收取2分—5分的费用。该合作社目前的市场已经基本完全打开,销往全国各地。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等地都有经销商与合作社直接联系销售西瓜,并且合作社也积极发展电商平台,利用正热的互联网销售西瓜。

    高仁乡一共36户插花“移民”,目前有16户于2016年才搬迁到高仁乡还没有实现脱贫,在这些移民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于移民的农业知识水平以及懒惰问题,尽管当地政府派专门人员多次进入每家每户中进行思想工作并帮助移民解决生活问题,但是仍然有部分移民不愿意进行劳动,缺乏脱贫致富的意愿。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