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从宁县至华池县需要三个多小时,在新的地方,我们期待新的收获。除了庆阳传统的苹果、瓜菜种植,肉牛、肉羊养殖,华池县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中药材种植业
2018年,华池县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作为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产业之一。作为陇东的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业在“331+”模式的指导下有序发展,在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
华池县五蛟镇刘家湾村素有“中国黄芪之乡”的美称,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包括黄芪、金银花在内的多种中药材。本地公司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2015年脱胎于俊益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始终与该合作社保持合作关系。合作社吸纳农户并负责生产,企业进行代理销售、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三者初步形成“331+”模式格局。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这里有着自己的优势:土地基本未受污染,避免了近年来困扰众多中药材生产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质量的问题,保证了这里产出的都是无公害的绿色有机中药材。

虽然该合作社与公司已在中药材种植上站稳脚跟,但其未来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最大的困难源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合作社带头人表示,经合局更倾向于将“2+3”模式的精准扶贫资金贷款项目发放给外地引进的企业,像恒烽公司这样的本地企业承担风险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很难得到贷款支持,而负责生产的合作社就更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对于本地企业来说,资金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其对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而对于目前只有世行贷款小额资金支持的合作社,由于资金不足,发展生产受到阻碍,很难完成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在与该企业合作的合作社中,存在部分合作社由于刚刚起步,能力不足,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尽管目前面对的形势较为严峻,但令人欣慰的是合作社没有放弃,而是努力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反映,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上级相关部门也根据其意见进行了调整,将扶贫资金贷款项目转交给农牧局和扶贫办进行管理,希望能更加贴合扶贫需求,提高扶贫精准度。
除了本地公司,华池县也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纳了外地的力量。2018年,北京的银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被引入华池县,希望在三至五年内于此打造一个面积超过一万亩的中药材基地,并承担起带动贫困户的责任。
与本地公司有所不同,该公司搭建了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从种植、采集到烘干、制茶,再到推广、销售,都纳入公司负责的范围之内。而与之合作的合作社不参与生产过程,主要负责流转土地和组织劳动力。当地的贫困户在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入股分红、入场打工和以成本价格获得茶叶并售卖赚取差价。虽然这个来自他乡的公司刚刚踏足这片土地,但其已开始有计划、有方法地在“331+”模式的指导下打造科学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联合格局,在脱贫的道路上献出一份坚实的力量。
入户走访
在与企业和合作社有了较为充分的接触后,支队选择以入户走访的形式,将目光定格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最小单位,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脱贫农户与贫困户。与他们的接触和交谈虽然理论性不高,但从质朴的表述中,我们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沉浮时的挣扎和建议,感受到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拥护,也感受到虽然生活不易,但他们对生活本身无法割舍的热爱。
首先,我们走访了黄大弯的一家非贫困户。搭建太阳能热水器、补贴危房改造、帮助建造水井,大伯对于政府对其在生活上的帮助感激不尽。拥有两个可以外出打工的儿子和政府给予的退耕还林补贴,这家人有条不紊地生活在已建了20多年的石窑洞中。虽然生活已逐步步入正轨,但两个儿子已进入适婚年龄,高额的彩礼费压得大伯无法喘息。如何在已有的经济基础上再有效地增加收入,如何面对日益增大的生活开支需求,这是大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并不简单,需要政府与个体家庭携手,一方面政府持续制定可行的帮扶政策,另一方面个人要自力更生,忌懒宜勤。

相较之下,黄大弯的贫困户则背负了更多的生活重担。种植着茄子、西红柿、辣椒、西瓜等作物的菜园,圈养着十几只鸡的鸡舍,干净的小院和90年代建立的五孔土窑,这与我们脑海中的贫困户家中形象有所区别。但在交谈了解之后我们才明白,大娘家中有罹患慢性病的丈夫和做了大手术而基本丧失劳动力的自己,由于不熟悉慢性病报销政策,大额医药费得不到报销,属于因病致贫的典型。与此同时,由于其名下贷款较多,无法拿到贴息贷款,也无法加入合作社。家中靠外出打工的儿子和自给自足种地维持生计。面对拮据的生活,大娘更多的是平静,默默承受着向这个家庭飞来的变故。但作为调研者,我们认为这样的情况应该给予关注。扶贫工作不仅要出台政策,还要帮助贫困户理解政策,学会使用政策;不仅要进行大方向的指导工作,还要依据各家实际,切实地体察民情,解决各户的主要矛盾。

而来自怀安乡的李大伯则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积极改善家中环境。大伯家于去年成功脱贫,独自种植三十余亩板蓝根,收益较种植粮食作物来说更为可观,并有继续扩大种植的打算。当地很多农户认为种植板蓝根风险较大,不愿意冒险。而大伯则表示,自己有冲劲和干劲,愿意为了高风险高收益赌一把。在盘龙公司提供的简单技术支持下,大伯种植有方,初有成效。说起自己的种植事业,大伯眼中闪着光,这是一种只有在拥抱生活时才能看到的光。

几个入户走访并不能代表华池县所有个体农户的情况,但在走访过程中,听着大伯大娘说着自己的情况,展示着自己的生活,一直在城市生活的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它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动人的。

南梁纪念馆
南梁,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红色热土,中国革命中的历史重镇。这里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成立了南梁苏维埃政府,为长征途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出发点,把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照亮,书写着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不怕牺牲流血、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支队在实践的最后走访了这里的南梁革命纪念馆,与之前支队进行的理论学习相结合,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可谓是收获颇丰。
经过几年的发展,南梁红色旅游业已做的有声有色。著名的南梁革命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镌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杨琪等608位烈士的英名;这里有三个革命文物展览室,陈列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题词,刘志丹等烈士的生平简介及部分遗物;这里有南梁革命纪念馆展室,是纪念革命前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从有胡耀邦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的仿古牌坊走到南梁革命纪念馆展示,从一楼到三楼一路听着铿锵有力的讲解,我们感受到南梁在实现民族解放、走向共和国诞生的过程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感动于革命英烈在峥嵘岁月中英勇奋战的身影和永葆的革命热情;感慨于这里孕育和流传的“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