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生活 第二课堂 正文

实践在路上 | 定西扶贫:呀!土豆!

image.png

今天,我们来到了号称“马铃薯良种之乡”的渭源县调研中药材行业。

渭源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富饶的特产资源,这里种植中药材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千年药乡”的美誉,出产的中药材以品质好,无污染,药用价值高久负盛名,我们针对渭源的中药材产业展开了调研。

上午,我们与渭源县政协、金融办、扶贫办、马铃薯办、渭河源大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座谈。

image.png

    马铃薯办的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马铃薯产业带动扶贫发展情况。渭源是马铃薯良种之乡,主要进行马铃薯良种的培育工作,种薯繁育以原种和一级种为主。渭源政府引导企业联合合作社、合作社带社员、社员带农户,推进科技扶贫,带动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通过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

渭河源大景区管委会的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旅游产业扶贫的情况。旅游扶贫不针对具体人、户,而是片、面的带动。渭源地质结构特殊性、旅游自然资源较为富集、现有的文化形态较为多元,且有马铃薯、中药材、蓄草三大产业促进旅游,也有一定的交通优势,但是资金方面相对较弱。目前,渭源要建设华夏文明渭河源的旅游品牌,政府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展开了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扶贫人才培训、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宣传推广旅游扶贫等工作,建设景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城镇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地。

    金融办的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的情况,主要有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中药材产值保险、“两保一公”保险等措施。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当地政府正在积极解决。

    另一方面,扶贫办的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当前扶贫工作展开的情况,重点是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工作的展开。目前产业链存在断裂的情况,扶贫办将与中天羊业展开合作,助推精准扶贫。

    下午,我们先来到了渭源县药材交易市场。这是全国党参原药交易最大的市场,售有党参、黄芪、甘草、当归等中药材。我们了解了中药材种植与售卖,以及其中涉及的扶贫情况。我们了解到,尽管是全国党参交易最大的市场,但是市场松散,没有统一定价,中药材价格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种植户的收益难以保障,该地中药材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image.png

    我们提到,渭源县是“马铃薯良种之乡”,因此我们来到该地的龙头企业——甘肃田地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该公司立足渭源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优势,围绕马铃薯全产业链开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已组建甘肃田地白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田地国际生态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田地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和田源泽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四家子公司。

    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省唯一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开发公司,着力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发展的新格局,积极为全县乃至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进而为脱贫攻坚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公司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免费给农民提供原原种,按照“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贮藏、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的管理模式,收获后按照高于市场价10%收购原种。2017年公司与项目区的2500余户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已完成富硒马铃薯繁育基地3000亩,其中精准扶贫户有456户,占总户数的38%,户均增收5600元,带动效益显著。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