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仲夏的交接段,在东西方的联结点,8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六字班本科生,秉持着对古老传统艺术的敬畏与热爱,和对文化传承责任的勇敢担当,书绘了一段西行漫记。他们横亘数千里,来到青海这片美丽的土地,调研在西北五省广为传唱的、古老而流行的“花儿”艺术在民间的存续状况。
就花儿整体而言,它是流行于西北五省区九个民族中的一种用汉语演唱的民歌。其中河湟花儿流行更广泛。所谓河湟花儿,就是生成并主要流行于以湟水为纽带的青海东部农业区的一种唱腔。在这里,气候宜人,农作物丰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民间文化。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西宁及其周边县区、乡村,也正是调研河湟花儿的最佳地点。队员孙丹童在日记里写道:“青海是与花儿打交道的最好地方,我们为之神往,在集体学习了花儿有关的文献综述后,我们发现花儿的发展并不像表面与想象中那般美好,使我们对实践成果满怀期待。”
一线歌手,直击心灵
长达一周的实践中,支队行程安排非常紧凑,任务量十分艰巨,队员们却乐在其中。在对西北“花儿王子”、藏族歌手索南孙斌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访谈之后,我们了解到,在一个专业花儿歌手的眼里,怎样审视当下的花儿生态,以及未来走向。花儿尽管在青海有较广的知名度与流传度,相比于其他将近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自身的发展优势,但其中问题仍不容小觑。花儿歌手的生存现状问题首当其冲。政府对于青海花儿的保护更多的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保护,其工作的重点在于下乡送演,举办花儿会等官方宣传。但对于青海花儿这一艺术形式的承载人,政府尚缺乏有效的关怀机制。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文化入侵山村,下一代对于花儿山歌的摒弃势必给花儿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带来巨大问题,这是花儿土壤的消亡。其二,是索南孙斌老师在采访中提到了改编花儿在“快手”等直播平台上进行花儿演唱新形式,但目前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支队成员与“花儿王子”索南孙斌座谈
“人”的保护是当前非遗保护难以突破的一大瓶颈,追根溯源还是资金不足。队员熊峰在查阅资料时很快也发现了问题:“省厅许多关于非遗保护的政策性文件,却对花儿鲜有关注,专项资金的问题亟待解决。”
支队成员与老爷山花儿会国家级传承人马得林老师的合影
商业推广,何去何从
调研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充满考验与挑战,队员们的探索很快遇到了瓶颈:青海花儿是否有必要去全国推广?如果想要将青海花儿从一个小规模的民间艺术扩大到一个知名度极广的地方标志性艺术,商业化不可避免,在这样的一种现代化、城镇化,商业化的大背景下,要如何最大限度的留住花儿的原貌?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研,我们最终认为改编的思路可行,但并不支持摇滚改编一类的提议。如果将它改编为这种形式,对于花儿艺术的保护本身便失去了存在性意义。许多真正懂花儿、喜欢花儿的群体可能也将就此离开。
队员杨琦向省群众文化艺术馆陈主任提出了花儿与旅游业这个商业改良的尝试,并做深入阐发:一方面在一些著名旅游景点安排花儿表演加以推广;另一方面利用青海花儿的情歌特质,开发相关明信片等附加值高的产品,比如在明信片上附二维码,扫码后显示花儿的歌词并播放花儿,以供他们寄给恋人等。
聆听专家,深度挖掘
在青海民族大学的六位专家学者那里,我们也得到了许多专业问题的证实与证伪。在持续两个半小时的座谈会上,队员们一边记录、总结,一边批判地思考着。在花儿的教育教学方面,专家吴老师表示,音乐是第一位的,应该改革中小学校的民歌专业的设置,理性传承,科学发展。每年3-5天的培训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歌手们不掌握工具,只能自生自灭。花儿著名编曲与制作人居老师则致力于以艺术合唱的形式发展花儿,“合唱是世界各民族都能接受的一种形式。在改进过程中要懂得群众的文化心理,避免下面的群众对花儿产生排斥。”
支队成员在青海民族大学参与“青清·花儿论坛”,与专家学者们交流
花儿悠扬,盛世华章
我们的调研恰逢“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和“西北五省花儿大会”举办,队员们有幸聆听到最原汁原味的花儿唱腔。队员葛宇在面对西宁电视台的镜头时动情地说道:“花儿艺术有着长久的魅力,这方水土养育的儿女和这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水乳交融,生生不息。衷心希望我们的实践成果能为保护与传承人类这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做出微薄贡献。”
队员葛宇接受西宁电视台记者采访
经过十天的调研和考察,队员们对花儿的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成熟的思考和想法。花儿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在内容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人为干预,但工作重点应放在客观地跟踪、记录、整理与创新艺术形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我们确立文化自信、自觉。我们应该对民间艺术怀有敬畏之心,审慎地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都会经历这样的冲击,但这是暂时的。花儿是青海的文化符号,广泛地传播是实现价值的前提。我们应该更多地倡导与之相关的人们怀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将花儿传播到全中国、全世界。(供稿:学生工作组 记者: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