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项目新闻 正文

共话“一二·九”和长征精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支部联合活动

Nov. 15

2016年11月13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53支部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支部共同参加了纪念“一二·九”和长征精神的爱国主义联合教育活动。出席活动的嘉宾有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张永老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林毅老师、清华经管学院团委书记陈大鹏和北大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吕瑞石。

 

长征历史介绍

首先,北大的学长向大家介绍了长征的历史:今年是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长征是中国农民与工人进行的最远的一次征程,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以认为长征拯救了中国工农阶级的命运。长征的路途十分曲折,也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一二·九”运动介绍

之后,清华经管经53班团支书李钰涵简要讲述了“一二·九”运动的背景与过程。“一二·九”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推动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清华大学每年的“一二·九”之际都会举办合唱活动,以纪念这次运动。

为了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历史及背后的故事,主持人播放了两个视频:第一个视频视频介绍了“一二·九”运动的相关背景,包括当时的部分珍贵影像资料,较为细致地向大家展现了“一二·九”运动前后的历史事件与各界对于“一二·九”的态度。第二个视频是“从未远去的长征”,介绍了有关长征历史回顾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将领分享从长征的故事当中获得的感悟。

第一组同学讨论了长征精神及其启示的问题。我们或许认为长征中的牺牲等精神如今略显空洞,但这一组同学认为这仍有现实意义。他们将这类精神视为信仰,因而各种相关的精神也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

第二组同学讨论了关于长征精神的认识。他们提到,长征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虽然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人们依旧在奋斗。关于“一二·九”运动,从学生到工农阶级的爱国精神传递,应该认为学生起到了先驱的作用,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当承担起同样的责任。关于不文明现象,在国外,我们会被外界不由自主地贴上“中国”的标签,因而不文明与不爱国就有了某种联系。

第三组同学选取“一二·九”合唱的角度,希望从现实来贴近长征与“一二·九”精神。薛芮同学从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一二·九”合唱的活动,从大的角度来讲,是一种致敬;假如取消相关的活动,或许有关“一二·九”运动的一切都会很快消逝。北大经院负责“一二·九”排练的学长同样做出了分享:我们并不希望“一二·九”精神与一些已然消逝的事物一样遭受同样的命运,我们所希望的是让它永久留存下去。从微观的角度讲,我们就是为了让大家聚在一起,成为一个集体。如果向外拓展,我们的历史并不是割裂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凝聚力,留住“一二·九”精神。

 

嘉宾分享

张永老师从近代史的角度切入,对比了抗日时代与现在的历史。他首先讲述了一个故事。两位清华毕业生分别持左派和右派思想,在1940年左右做出了参军和出国的不同选择,造成了不同的命运。老师提出,如果倒退回那个时代,我们又会如何选择?之后,张永老师提到了伊顿公学。伊顿公学的一战参战率和伤亡率远高于英国军队整体数据。那么一个国家真正的精英,对于个人和集体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回想西南联大,当时的精英正是做出了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的选择,担当责任,选择救国。

关于长征精神,张永老师提及了亨廷顿的作品。亨廷顿认为列宁创造出民主集中制的意义是重要的,这样的组织本身是强有力的工具,能够自我修正。就像长征和文革,都可以通过这种体制进行修正。即使某些思想可能过时,但民主集中制一定会带来进步。此外,老师还向大家推荐加入党的队伍,推动国家进步。

林毅老师阐述了“一二·九”的当代启示。他讨论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彼时的同胞们在受到侵略时遇到的危机是否与以往相同?用自己的抗争和牺牲换取未来几代人更好的生活,是“我死国活”。我们现在对于参加抗争者的评论,无一不是围绕着国家,可见家国情怀早已融入大众。这样看来,“一二·九”是一种必然。

关于爱国问题,老师做了横向对比,说明了无论文化差异如何,人们都无法逃离家国情怀。也许我们都会遇到和129类似的选择,那么我们自己的做法又会如何?理性人的假设还会是最理想的选择吗?对比所处环境更为恶劣的几十甚至一百年前的清华人,我们的清华精神、家国情怀是否还是一样的呢?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家国情怀有机结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