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项目新闻 正文

毕业季|石添硕:大学生活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体验

Jun. 08

6-8-1.png

石添硕 43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队副队长

毕业后将赴某量化对冲基金从事资本市场投资研究工作


大三上学期 伯克利交换,并担任Haas商学院金融系、会计系教授研究助理

大三暑期 担任MIT Sloan商学院会计系教授研究助理

大四 担任USC Marshall商学院会计系教授研究助理

初遇石添硕学长,是在学生艺术团话剧队的排练场地上,当时觉得他在台下沉稳、内敛,在舞台上张扬、鲜活,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在这次的采访中,了解了更多学长的故事,他的形象也渐渐变得鲜活。


01



在迷茫中逐渐探索,

在不断尝试中坚定选择

石添硕在大二上的时候转系到经管学院,一开始的时候对职业的各种可能性几乎完全没有了解。大学里压力最大的时候就是大二上学期,一方面刚转过来的时候课非常多,有将近40学分,另一方面因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什么都想要,实习、助研还有大一没做完的社工、话剧,时间完全不够用。还好他并没有着急,而是选择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慢慢地了解尝试,一直到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石添硕发现自己对学术研究更感兴趣。当有了想做学术的目标之后,生活其实一下子轻松了下来。因为不用再考虑实习、社工,只需要考虑助研,学相关的课程。……决定方向的时候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多尝试,但一旦决定了就要非常坚定的去努力。石添硕在大二暑假的时候,参与了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的学术项目。非常幸运的是,所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篇顶刊的文章,虽然大部分的工作老师已经完成,但他在一个暑假的时间里重复了整个研究,并协助老师进行了许多后续的分析。这样的实证研究训练对他帮助很大,使他对整个学术研究的框架有了大体的认识,同时在一些基础的能力如数据分析上也得到了培养。后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时,他也参加了学术方向的助研项目。


在选择了学术道路后,石添硕面临的另一个抉择是选择学术研究的方向。他一开始选择的方向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公司金融,交换期间他修读了金融和会计博士生的seminar,受到伯克利一位著名的会计学教授的影响,开始主要在会计学领域进行探索。石添硕在大三暑假的时候申请到了MIT的一个助研项目。在那个暑假里,他独立完整地完成了一个学术项目。会计学的研究其实非常广泛,如何记账只是比较小的一部分。本质上来说,财报以及其他的披露是资本市场上最重要、质量最高的信息,任何与信息披露的过程、信息的质量以及带来的影响相关的研究都属于财务会计的研究领域。另外会计学研究还有管理会计、审计、税等方向。”“可能这个方向在经管相对冷门,但实际上在国外是竞争非常激烈的方向,顶尖商学院每年招1-3个人,比起经济金融体量很小,但到了找教职的时候这就成了优势。推荐学弟学妹感兴趣的话多了解一下这个学术方向。


说到决定做学术的原因,石添硕觉得自己的性格比较安静,更适合一个人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去做一些事,而他对深入研究一个问题的兴趣也成为了他选择学术道路的推动力。此外,他更喜欢学术相对自由的时间管理。我们现在考虑最多的肯定是事业的发展,但将来可能越来越多的需要平衡家庭和事业。虽然学术也非常需要时间的投入,但毕竟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更多,对于家庭也是挺好的事情。


当谈到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时,石添硕笑道:通过这些经历,我发现自己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做学术时每天的生活都很开心,于是选择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02



学术之路绝不轻松

在磨砺与沉淀中成长

学术之路确实充满了许多挑战。做学术虽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但确实需要一个人能静下心,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另外,作为非英语母语者,介绍文章、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充满挑战的。石添硕将学术道路视为一个思维的训练过程。用这五年时间投资自己思维的锻炼与发展是非常值得的,这是一个磨练与积淀的过程。这五年的时光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读了多少文章,更多的是这种学术界的思维体系能训练你去更深刻、更科学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03



渴望创造知识,

也渴望传递知识

谈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们,石添硕充满了感激。我真的很感谢经管学院的很多老师,他们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当时申请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天深夜十二点正值焦头烂额的时候,薛健老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了一个对我申请非常有帮助的事情,一直讲了很久。薛健老师一直都非常关心我,在申请、申请后续计划及发展等方面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还有高峰老师,从大二下参加学术人才计划的时候就和高峰老师有过一些交流,经常会叫我周五晚上一起吃饭,讨论一些文章的事情,非常亲切。


经管学院的很多老师都很关心学生,这让石添硕觉得教职工作非常的有意义。这也成为了他将来想成为一位大学老师的一个原因,对于石添硕而言,这种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远超过了单纯面对着冰冷数据进行研究的满足感。大四上学期,石添硕担任了CTMR小课的助教,他非常享受每周能有一段时间和非常可爱的学弟学妹们一起交流讨论。做学术不仅仅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传递知识的过程,虽然教职的主业是发文章,但我确实会更享受教学,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

6-8-2.png

石添硕(左四)作为CTMR助教和学弟学妹们


04



在业界继续打磨

探索新知

毕业后,石添硕将前往一家量化对冲基金的投资研究部门工作,同时继续准备博士的申请。他认为,相比于攻读硕士与全职助研岗位,这个进入业界工作的机会与他未来可能的研究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帮助最大。金融和会计的研究实际上是和业界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好的研究者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的对金融体系有着深入的了解。另外,业界的投资策略研究对于精度的要求其实会更高,这样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家对冲基金工作的学习曲线确实非常陡峭,公司里会接触到的几位合伙人都是北美名校金融、会计博士出身,跟随他们工作收获非常的大。


关于走上学术道路前必需的准备,石添硕认为要兼顾直觉、洞察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基本的技能,比如计量、编程可以让你在短期内取得成绩比较容易,而对经济和金融的洞察力与理解能让你在这个领域真正有所建树。这两方面开始的积累都很重要,但更多时候还是以洞察力为主。然而,洞察力的培养绝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理解与交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关注现实的经济问题,同时从业界和前人的研究中汲取经验。石添硕认为这对于思考有着很大帮助。




大学四年收获良多

生活愈加充实饱满

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石添硕感受到了清华这个平台的魅力。选修了一些老师的课,会让你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你自己的气象也会不一样,我觉得这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说我现在并不能体会到它完全的作用,但至少现在来说,这是最令我满足的一点。石添硕回忆起自己大学的第一节课是晋军老师的社会学概论。当时晋军老师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剖析了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一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件,做了很多很细致的分析,将一艘游轮结构化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石添硕也结交了不少关系很好的朋友。真的非常有趣,大家的感情也都很真挚,有这些朋友也让我很满足。


石添硕课余最大的爱好是话剧,作为校艺术团话剧队的成员,四年内参与了多次话剧队专场的演出。在舞台上体验了自己很多的可能性,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饱满。


走过四年才明白,一张成绩单甚至一份简历

对大学四年的解释力并不高,

所有最放肆的开心、苦涩的付出不在这里面,

但那些确实是我这四年最汲汲于追求的。

随着我们成长,生活的维度越来越多,

也许能够体验到

大学生活的百味,也是一种幸福甚至成功。

——石添硕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  撰稿:邱智宁 马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