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项目新闻 正文

岁末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专访-高尔基校友访谈

Apr. 15

改革开放精神是丰富的、磅礴的、鲜活的,是由一个个具体精神升华而来,是由一面面精神旗帜汇聚而成……40年砥砺前行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精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时间或长或短,但却同样值得被铭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也正经历着她的黄金时代。

回顾这四十年,中国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化?改革开放的路又该怎样坚持下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经管的资深教授和从业多年的校友们,为我们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他们的故事。 

高尔基学长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三样事物对他的成长影响比较大。同时他提到,对这些事情的思考总结是很有价值的。

第一个主题是转型。在经管,高尔基第一次接触了西方经济学。“经济体转型”、“软着陆”这些新颖的词汇让出身于工人家庭的高尔基对“下岗”的阵痛有了全新的认识。转型亦即打破和调整原有的经济结构。游戏规则的改变意味着,短时间内,必定有一部分人要做出牺牲,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转型对于中国社会是积极的。这段时期内,中国努力进行改革,经济发展在改革中曲折上升,很多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开始出现了农民工。东南沿海的一些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也蓬勃发展,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个主题则是开放,以入世为代表,与世界经济体发展融合。高尔基认为加入WTO是改革开放四十年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他还清晰的记得,中国在20017月加入WTO,而不到一个月,高尔基便进入了经管学院。加入WTO后,中国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也紧步跟进,世界经济体的快速形成……“所以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学院内讨论了很多热点问题,包括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包括中国入世的影响等等。”高尔基回忆道。对当时的他来说,这些事件就如同高悬的太阳一般,虽然看似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其光和热却无时无刻不在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构,也改变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第三件事则是高尔基学长亲身经历的经管学院的开放过程。在他看来,对身为经管学子的我们而言,这一开放的影响比转型和入世更为具体。2002年的夏天,经管学院举行了特聘教授的聘用仪式。“包括你们现在很熟悉的钱颖一教授、白崇恩教授、李稻葵教授等,都是赵纯均老院长在那个夏天聘用进入经管的。”在高尔基学长的年代,能去交换的同学大概可以占到25%,但当时大部分交换院校是香港或者新加坡,能去美国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而现在,经管学院的开放大家有目共睹,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可谓是日新月异,学院为学生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海外项目,充分实现教育国际化。包括一些经济困难的孩子,也可以申请到奖学金、助学金去交换。说到这,高尔基学长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就像一条船,当你的船在低水位的时候,哪怕你是最拔尖的那一个,你也只能仰视别人;但是开放了以后,水涨船高,哪怕你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你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谈到改革开放的未来发展方向,高尔基认为,改革开放已经进行的四十年可以大致分成两个二十年,第一个二十年主要是改革、第二个二十年则主要是开放。

他认为,不同代际的人在时代中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会变得越来越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怎么能够让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类似的教育、接受类似的理念、享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高尔基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在未来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我们要做更多的医疗、养老、环境治理的投入;从立法到执法、从企业行为到市场行为,还有很多需要精益求精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但更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发现。”高尔基如是说。

谈到对学弟学妹的寄语,高尔基学长强调,首先要学会发挥长处。不论是在金融还是实业领域,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所学所能更好地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高尔基学长坦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难处,我也经常听到现在的九零后常说‘佛系’。我想我们一定不要走到这样的‘佛系’陷阱里去。刚踏入社会时,必定会遇到很多苦难和不顺,你们吃的这些苦你的长辈、学长学姐们也都走过。”

高尔基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积极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对社会报以最大的善意”,当然,也要学会接受平凡,接受自己的能力约束线,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尽自己所能就好。另一方面,高尔基学长告诉我们,在短期的诱惑和长期理想之间一定要有所权衡取舍,学会跳出个人得失的思维定式,在中长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尔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1级校友、首届本科生校友导师、“清华百年校庆纪念20012班校友奖学金”发起人之一,中日青年领袖论坛发起人之一,曾任职于汇丰银行、中信证券,现任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财新数据执行董事,优秀国内中青年投行家在跨境并购、资本运作、社会保险、公共管理等领域有所著述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  采访、撰稿:王辰、金韬、曹倬然、郭雅婷、周子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