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2019年经管学院本科生毕业座谈会顺利举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经济系系主任钟笑寒老师,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冬青老师,院长助理、院办主任、校友发展中心主任教方兴老师出席,与五字班的同学们相聚畅聊,共话在学院的回忆与前程。
四年的收获
座谈会开始,同学们纷纷发言,回顾了自己在经管学院难忘的四年。即将毕业的五字班同学表示,大学四年,自己在成长的路上收获良多,也亲历了学院在培养方案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改革与变化,见证了学院的发展。话题从学院的通识教育及培养方案课组开始。通识教育课程是经管学院特色的课程之一,涵盖了文理等各个方面的课程,在场的很多同学都肯定了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以及CTMR、中西方文明等课程对自己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同学对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同学提到,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及学院对于同学们整体素质提升方面的重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开拓了视野,对于更长远的人生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正向反馈作用。还有同学提出,经管学院由通识教育奠定的多元化的道路发展,为同学们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有同学提出通识教育部分课程的难度略大,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钟笑寒老师回应道,学院已经了解到这一情况,也在本学年开设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简史类课程,将课程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经济系系主任钟笑寒老师出席座谈会
另外,针对学院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同学提出建议,可以考虑开设包括统计学等在内的更多课组,为不同道路选择的同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可以考虑进一步更广泛的开始金融学课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实现专业知识的储备。对于同学们的思考和意见,钟笑寒老师表示,学院已经将同学们的意见在课程设置和改革的过程中加以采纳,例如计划在统计学课程方面设置小课,更好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之后老师们还和同学们就保研等申请中GPA评价机制改革进行了讨论,相信未来学院的评价体系会更加完善。
人生的规划
毕业生们即将各赴前程,有的同学将在国内外的高校继续深造,还有的同学将步入职场,这背后是有关价值观念的不同选择。有同学提出,通识课程设立的目的在于挖掘学生潜质,也希望自己能做到贡献中国,影响世界,而自己的内心尚未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还有些迷茫。对此,赵冬青老师指出,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当自己赋予它意义,自己通过努力实现对于自己人生的期望,从小事做起,逐步做一个能够贡献中国,影响世界的人。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劳动者同样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教学办主任张磊老师则提到,大学的意义更多地在于认识自我、寻找自己的心之所向。

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冬青老师出席座谈会
谈到具体人生道路的选择,部分同学指出,一些企业针对学院发布的求职信息以及学院自有的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建议从低年级起引入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的引导,同时针对信管和会计专业,也要给予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对此,赵冬青老师表示,今后在课程的设置上,学院会考虑进一步完善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课程的设置,教方兴老师表示匹配校友导师的初衷是希望为同学们的综合发展提供指导,未来学院也会在校友导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考虑同学们的职业规划及专业倾向,更有针对性的匹配导师。

院长助理、院办主任、校友发展中心主任教方兴老师出席座谈会
此外,同学们还提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考虑,例如在保研、交换评价体系等方面,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当前同学们尤其是刚入大学的低年级同学的心理疏导等问题的讨论。

最后,在座的老师们纷纷表达了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的祝福与期待。钟笑寒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现象及问题进行了回应,并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保持个性、尊重他人,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第二,维持平衡、身心协调,求职不是大学的唯一目标,同学们步入社会以后要学会更好地维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第三,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也应当不断观察、思考,不随波逐流,做到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赵冬青老师也送给各位同学八个字:“相信自己,心存敬畏”。清华的光环是财富也是压力,希望同学们珍惜、自律,成绩优异的同学要心存敬畏,经历过挫折的同学要相信自己,享受人生的每一个时刻。最后教方兴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学院丰富的校友资源,并欢迎同学们参加校友活动。

座谈会合影
2019年清华经管本科生毕业座谈会圆满结束,每一位参与座谈的毕业生同学在交流中都有所收获。有所思考,同学们提出的意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院更好地发展。祝愿所有的毕业生不忘初心,前程似锦!
(供稿:薛芮 编辑:姚瑶 审核: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