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言

当前位置: 首页 海外交换 学生感言 正文

陈嘉博 : Bonjour, Montréal

陈嘉博,经管学院经44班,院级交换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曾混迹于院内外大小学生组织,不瞎忙活一堆事儿就不舒服星人,现在国外收心好好奋斗。最大的特点是没啥特点,最大的爱好…呃还是有点爱好的。一个做事前总会进行cost-benefit analysis但也致力于把自己变得有趣一些的人。

1487638490267051229.jpg

    晚上十点,合上工作了整整一天的电脑,看着McLennan Library中或是还在埋头苦干、或是还在Group study room中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同学们,收拾书包,起身离开。天气渐凉,走出图书馆,不禁打了个寒颤,也加快了迈向地铁站的脚步。

    晚上的蒙特利尔街头不再喧嚣,不远处的银行大厦却还灯火通明。一辆装着汽车轮子的地铁列车呼啸而过,听着耳边‘Prochaine arrét’(“下一站”)的法语报站,结束一天的生活。与清华“教室-图书馆-食堂-寝室”的四点一线相比,在麦吉尔交换的时光也颇为简单,除了周末闲下来约上学校Tennis club的小哥打场网球、出没于各式各样的networking活动认识些新的朋友、背上包在城市里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平日大抵便是“公寓-学校”的两点一线。看似平淡,但也总能遇到一些有趣的的人和事。

1487638522141071521.jpg

来麦吉尔大学交换,无疑会先提起蒙特利尔这座城。作为魁北克省的第一大城市与加拿大曾经的工商业和经济中心,法语区的特性多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些别样的味道。作为法兰西最早抵达北美的殖民地,蒙特利尔人以法裔居多,因而无论是当地人的长相,还是建筑的风格,都颇有欧洲的风范。走在蒙特利尔Old Port用鹅卵石铺成的古老而狭长的街巷中,听着远处圣劳伦斯河畔响起的悠扬钟声,看着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Basilique Notre Dame圣母院,一瞬间,竟觉得自己似乎不在北美。蒙特利尔也因此有了“小巴黎”之称。

    虽处于法语区,但蒙特利尔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双语城市。在这里长大的孩子,无论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还是native French speaker,都必须从接受教育起补全另外一门语言。因而bilingualism,便成为了蒙特利尔人天然的优势。每每进入餐厅,听到服务员的第一句话永远是‘Bonjour Hi’,绝大多数的当地人,也可以在英法双语间任意切换。和蒙特利尔的native French speaker交流,如果要是能讲一两句简单的法语,便会更加受到欢迎。

双语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但蒙城也曾为她的历史和尴尬的处境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上世纪80年代,在魁北克省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中,由于动荡的局势,大批人才被迫逃离,公司总部纷纷撤出,蒙特利尔的经济发展由此陷入低迷,也间接地帮助了多伦多的崛起,加拿大城市的“头把交椅”就此易主。要想在蒙特利尔获得一份工作,精通英法双语是先决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其他省份的学生从麦吉尔大学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选择了离开蒙特利尔,去多伦多或者温哥华生活、工作。因为语言和传统而流失了人才与机遇,对这座城市而言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

    与多伦多、温哥华相比,蒙特利尔的华人比例较低,但也更加multicultural。除了英裔和法裔居民之外,爱尔兰、犹太、阿拉伯、拉美的社区遍布全城。在这里,你能尝到China town的粤式早茶,感受到Petite Italie(小意大利)的意式风情,体会到走在城市中产生的仿佛置身欧洲的时空交错感。

    这也是蒙特利尔的魅力所在。去Old Port看看圣劳伦斯河上来往的船只,到皇家山上喂喂淘气的浣熊,在Bell Center为Montreal Canadien队的NHL冰球比赛摇旗呐喊,顺带在上下公交车时跟司机大叔说声‘Bonjour’(“你好”)和‘Merci’(“谢谢”)。你会在一举一动中耳濡目染这个城市独特的风情。

麦吉尔是加拿大的顶级学府,长期占据枫叶国大学榜首的位置。著名的哈佛大学,便有“美国麦吉尔”之称(McGill人的梗)。由于在加录取分数线最高,麦吉尔是一座充斥着学霸气息的校园。即使在周五晚十点的图书馆和院楼里,依然人头攒动;平日里周末去图书馆稍晚一些,便需要费番功夫才能找到座位;校园里的8座图书馆中,有3座通宵开放。在我上的五门课的group project中,遇到的同学也都十分“大腿”。投资学trading project的队友Mariam每周都十分积极地push我们做trading,讨论时总能给出富有见地的投资建议;公共财政学的队友Claudia做research的能力极强,当我还在Google scholar和图书馆资源里挣扎着搜集文献时,她迅速整理了一批paper,并且厘清了group essay的框架。校园里步伐匆匆的学子,与枫叶国较慢的生活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麦吉尔的课程是出了名的tough,虽然一个学期最多只能上五门课,但学业压力与清华却不相上下。加之没有任何假期,学期中的长途旅行便成了奢望。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课,总有读不完的reading material,和每节课前都会留的不做就难以跟上上课节奏的作业。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除了professor每节课都像打了鸡血般的讲课语速,还有考不完的quiz和case project。虽然在麦吉尔85分就可以拿到4.0的满绩,但考虑到试卷的难度,通常情况下,一次考试能考到80分以上的就已经寥寥无几;Professor和TA们,也会变着法儿的给大家调分。

    作为北美的target school,这里的商学院学子也都是顶级金融机构的potential employee。有次看到一个local的Facebook贴,大意是说她最近十分焦虑,坐在院楼里自习,后面的一个小哥在接Goldman Sachs电面,右面的两个正讨论着他们拿到的PwC offer,左边则有一个GPA 3.9的同学,而她连一个bulge bracket的面试邀请都还没有收到,想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前不久的求职季,也会经常看到身着西装革履的小哥来教室上课,下课又匆匆赶去准备面试。职业发展中心的一对一简历修改,想要预约得排到一个月之后。学院的management consulting club,investment club,招新时前去咨询的也是人满为患。想来商学院的学子,大抵都有着十分类似的想法与经历吧。

当然与work hard相对应的,则是play hard。当我最初知道以学术严谨著称的麦吉尔大学竟是一个party school时,感到十分意外。然而,在入学的Frosh Orientation上,看着local一个个嚎着叫着从一个酒吧出来奔赴下一个酒吧的场景,竟觉得这里的同学都是这么地真实和可爱。虽然大学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他们总能找到一种适当的消遣方式,做到work life balance。

    与蒙特利尔这座城市一样,麦吉尔也十分多元。接近30%的麦吉尔人都是国际学生,从五湖四海慕学校之名而来。我的五门课group project的队友,有十分健谈的魁北克local、会讲五门语言的东欧妹子、充满热情的秘鲁朋友、阳光帅气的摩洛哥小哥……和这样一群文化背景、经历迥异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交流着彼此不同的想法,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麦吉尔的交换生活,虽然忙碌,但起码有work,也有life;回到帝都,大抵就只有work,没有life了。每当想起交换的时光已过大半,便愈发珍惜在蒙特利尔的每分每秒。倒不是向往这里的悠闲与宁静,加拿大也并不是一个适合ambitious的年轻人来闯荡的地方,倒是因为在这里的交换生活,充满了自由与纯粹。暂时逃离了经管早已根深蒂固的同质化的评价体系,逃离了熟悉但又带给自己莫大压力的社会圈子,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定义一个不受他人影响的生活。习惯了随波逐流,曾经似乎觉得一切的经历都应该是怎样,但当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遇到了更多的人,才发现没有所谓的“应该”,也没有按部就班,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有勇气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不需要在作出决定前顾虑重重,因为No one judges you。事实上本来就No one judges you,只是在此之前,一直不愿相信这一点罢了。

    在这里,学习很纯粹,不需要为了刷分刷脸而拼命地挤在第一排,面带微笑地应和教授的言辞,而不知是真懂还是假懂;交际圈子很纯粹,没有任何的利益纷争;所做的决定也很纯粹,不会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如是而已。

    看着朋友圈里经管的同学们晒着风格迥异的交换生活,真切地体会到,交换不在于去了哪里,在哪里都会有很大的收获,而在于踏出了原来的comfort zone,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想法和生活。仅此一点,便弥足珍贵。

    多年以后,当我回想起在麦吉尔的交换经历,我想绝不仅仅停留在“我去过”,这里生活留下的痕迹,终将影响我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2016年11月5日

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供稿:团委  执笔:陈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