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风采 正文

郎昆:经管学霸的公益情怀

 
随清华大学基层研究会赴辽宁省调研(前排右一)
步入大学前
同学们见到的郎昆,总是“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笔者想起郎神,就想起他在军训帽下藏着单词书,和在老馆窗前端书静读的模样。
其实郎昆如今的大学状态,同进入大学前的一次经历相关“高二那年五月,学校领我们实验班的同学参观了清华校园,还记得当时就在物理、数学系门口的空地上和学长学姐们交流,也记得当时自己对身后的稳重而宏伟的建筑可谓心驰神往,可以说那是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大学进行时
那句“图书馆”的玩笑似的形容,是同学们的调侃,也是郎神真实大学生活的写照。“包括现在,自己依然在保持着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除非有社工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自己一般会在外面自习到十点多再回宿舍,而且我还会时不时地‘混’进物理系的通宵自习室,每每看到物理系三楼满墙的院士像以及那幢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建筑,自己就会感觉到找回了当初自己的梦想,内心重新升腾起力量。
“我非常认同这样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这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社论的标题。我想,在清华,这里汇集了全国最用功的一批同学,稍加留心图书馆的场景便可体会到,大家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我看来,我们要尤为注意的就是不要忽视‘战略问题’。简言之,大家都在很努力地赶路,生怕落在别人的后面,但问题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没有明确的方向去赶路,到头来也只是原地打转,虽有路程但没位移。
“2012届校友蒋方舟曾写过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我的大学同学,就读于国内最顶尖的大学。相对于我‘三类高校’同学的无所事事,他们总是显得那么忙碌、有志,对前途胸有成竹,对自己胜券在握。无论是走在学校什么地方,我都可以听到我大学同学们谈论的问题,这些问题永远不离以下任何一个:成绩排名、奖学金、推研保研、GRE分数……’看过这段话,我悲哀地感到,自己被不幸言中,的确,我们的确很努力,我们也似乎一直在为这几项指标而奋斗,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很忙碌也很充实,痛苦并快乐着。这里我并不是说这些指标没有用,我只是觉得除了有些更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先想清楚:你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我想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所在,我们要了解自己,要找到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也就是要在战略上有所部署,而并非只是专注于战术上的勤奋。”
 
经管是什么
“在我看来,我可以这样概括自己对本专业的态度‘虽然我今后有很大的可能不会从事与金融相关的行业,但是我依然要感谢经管学院,我不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经管学院没有太过硬性的选课要求,这让我得以感受更多课程的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经管学院也没有太过繁重的课业压力,让我在学习之余能够放眼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思考、规划自己的未来与人生。
经管是个绝佳的平台。“如果问我整个大学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我想这样来说:是我们的师兄师姐、已经参与工作的校友,以及学校的各种培养方案。在与师兄师姐们的工作、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待人接物的方式对我有着极大的触动和影响;一些参加工作的校友也会时常回学校和同学们交流,他们有着与我们相似的背景,他们有着真实的工作体验,和他们的坦诚交流,帮助我们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对我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着极大的帮助,他们给我们的建议,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能够提早下意识地培养一些必须能力与素养;同时学院也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培养方案,我觉得作为在校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培养方案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只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才能享受其中的各个环节,并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从而有所收获。”
 
志在基层
“我的梦想就是未来能够扎根在基层、成长于基层”,大一期间偶然看到了基层研究会的招新信息,上面的一句话“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几个字深深地触动了郎昆,在一次面试后分到了基层部,成为了部里唯一一名本科生,在师兄师姐们的指导下,郎昆在基层的路上越走越远。
“加入基层研究会的目的就是了解基层,趁着自己年纪还小,通过和校友们的交流、假期实践等方式,逐渐了解什么是基层,什么样的人适合去基层,未来在基层工作需要哪些能力与特质……”
在和参与过基层挂职培训的师兄师姐的交流中,在和回校的校友的座谈中,在各地选调生政策宣讲会上的介绍里,在参与实践调研访谈校友的过程中,郎昆对于基层的了解不断深入,基层的故事也在深深的吸引着他。最终更加坚定了他未来走基层的梦想。
一个人能否尽早想明白自己未来的路,这个直接影响着他能走多远。这个寒假,郎昆参加了基层研究会赴辽宁调研选调生的现状实践支队,感触很深。他说师兄们同为选调生,相互之间在学历、年龄等“指标”上的差距不是很大,但在地方的发展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师兄得到了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成长得很快,然而有些基层校友至今还没有理顺组织关系,让郎昆不禁去思考,难道这些只是单纯的机遇问题吗?显然不是的。在郎昆看来,在他们深入基层之前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虽然同为选调生,但有的人是在关注了全国各地的选调政策多年,在深入基层之前,通过挂职锻炼、和当地校友的交流、实习实践等多种途径,对于基层的工作生活状况可谓了如指掌,在读书期间也参加了各种社工、培养计划使自己初步具备了在公共部门工作必须的过硬的素质与能力;而有些师兄,在毕业季才听说有“选调生”这样的一条进入公务员序列的途径,于是在一个短暂的纠结之后,仓促地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这样一来他并不了解基层真正的状况,难免会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二来在平时也没有注意去培养相关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这两类人的表现也就高下立现了。
“虽然上面只是举出了‘选调生’这样一个例子,但是在郎昆看来,无论是未来准备进入国企、外企还是留校任教、扎根基层,都需要及早对相关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宝贵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相关的能力与素养,这一点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职业的生涯都至关重要。”
 
平城知行社
郎昆一手创办了平城知行社,利用寒暑假、五一国庆的假期时间,在家乡山西大同做公益。截止到目前,平城知行社已成为由来自15所大学39位在校生组成的一个公益社团,团队一共为区县中学筹集图书1300余本,累计举办24天科目涵盖物理、数学、英语、化学的公益讲座,并参与了火车站的春运志愿者服务工作,团队的相关事迹得到了光明网、中国网等权威主流媒体的报道。
“在整个过程中,自己也感觉成长得很快,无论是联系地方政府还是有效处理队员之间可能的矛盾,都是一个成长、历练的过程。而且通过为学弟学妹讲公益课程,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认识到了要利用在校时间下意识地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在这个过程中也做一些于自己、于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展望未来
“如果问我对未来学业的规划,首先把本专业的课程先学好,同时把双学位的课程也加以兼顾,剩余的时间多读些冯务中老师在“林枫计划”中为自己推荐的书单,趁现在课业压力不是很大,系统性地多读些好书。同时也要继续积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多听一些校友返校的交流分享会,在五一期间和暑假接着会老家做公益活动,把自己的社团做大做强。”(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