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管学院,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团体——经体班。
2.03米的身高,谦逊真挚的风度;他身上有着体育人的刚强,也有着读书人的儒雅。刚柔并济,恰到好处。他,便是经67班的辅导员,刘锴。大学予他成长与坚毅,他予这社会关爱与悲悯,用赤子之心照亮无数学子前行的路。
本科生活,累并成熟着
经体班,是学校唯一一个A类运动员的班级,而作为经体班的成员,刘锴学长的本科生活与普通班级的同学大不相同。经体班有不同的培养方案:上午上课,下午高强度训练,等到寒暑假不用上课了,便改为全天性训练,寒暑假加起来的假期,也只有十几天。
除了认真学习与专注训练,在代表队的最后一年,刘锴学长还担任了大队长,承担起了各种社工责任。“记得在担任大队长那一年,连着两周举办建队60周年和学生节两场大型活动,协调场地、协调老师嘉宾,各项工作都在逼向你,压力特别大”。学长回忆时还不禁微微皱眉。尽管有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刘锴学长也没有败下阵来,而是凭借着强大的素质克服重重困难,“能够坚持,有毅力,是一个运动员最基本的素质”。运动员生涯带给学长的,想必不仅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与专业水平,更多的是坚韧心性的塑造和磨练。
当然,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学长在回忆自己的学习、训练、社工相交织的本科生活时,也感慨,自己的思想、沟通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上都成熟了很多,也严谨了许多。“在社工、实践上,也认识了很多很多好朋友,可以相互谈心,互相帮忙”。
又红又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刘锴是一位零字班的学长,本科五年之后,又gap一年去了青海支教,为当地的孩子们讲授“德育”方面的课程。问及身为一名清华人,尤其还是一名体育人,为何要去支教,学长的神情突然认真起来。
“我去支教,一方面是相应学校号召,去到基层,体验基层老百姓的生活问题,看看基层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刘锴学长从小便受家庭影响,又红又专,在大学里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因此对于基层、对于国家的发展情况尤其关注,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在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了“环境工程”方向:在青海时,他发觉在国家很多地方的很多方面,环境治理与保护并不到位,“我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去尽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去支教,其实最多的收获不是教了多少孩子,得了什么成就,而是能够开拓眼界,了解西北热情的风土人情,对基层有感同身受的了解。” 正是这样一份始终萦绕在学长心头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密切关注,让学长始终用赤子之心,用点滴付出,践行责任。
辅导员之路,反哺之情
当问起做辅导员的初衷,学长的回答简单而令人动容。“当初选择担任辅导员,主要是有一种‘反哺’的意识。代表队、经管学院培养了我五年,既然我有这样的机会,我就特别想回馈、想为这里付出一点自己的努力,想做一点传承。”刘锴学长越是回忆着以前师兄师姐带自己的日子,就越想带着他们的努力,继续奋斗下去。
当然,其实担任辅导员也有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在刚刚得知自己要担任辅导员那一刻起,刘锴学长就在思考,如何才能为同学们带来向大学生身份的转变,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学弟学妹们树立大学价值观。“经体的孩子们,大多都很单纯,很天真。他们高中的时候几乎只知道要考大学、打比赛,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没有什么想法。“而进入大学,就像进入了一个小社会一样,他们要学着去改变和适应,学会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了。”与此同时,身为一名经体辅导员,关注督促学生们学习训练,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和教练沟通,这些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
而且,刘锴学长自己也面临着转专业的压力,从经管去到环境,其中知识的空缺需要大量的精力填补。不过,用学长自己的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安安心心地去带这群孩子,让他们在清华这样一个平台上更好的发展自己。学长也期待,这些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独特经历给更多人带来更深的影响,带去对于体育的热爱和态度。
作为一名已经在园子里待了数年的学长,辅导员也对自己的学生们有着说不完的话,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首先是“懂规矩”,在清华,有很多红线是不能触犯的;还要“懂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是谁,正在干什么,对自己的身份和自我认知有更多思考;最后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在训练之余,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多交朋友,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清晰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这园子里,刘锴学长亦是令人仰望而肃然的一颗星,
刚强坚韧的意志,亲和内敛的风度,
揣着未曾熄灭冷却的热情和勇于担当的责任,
用独特温暖的光,影响更多的人。
相信六字班的同学们在追逐梦想的成长之路上,
亦会为有这样一位
亦师亦友的辅导员的陪伴而感到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