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来自经33班,国家综合奖学金和经管学院学业优秀奖学金获得者,三年学业总成绩专业排名第一、十余门课程取得 98 分以上,数学双学位平均成绩98.1。自大学二年级起,入选学院“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清华经管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课题研究,并取得较为重要的阶段突破。
抉择·经济学
由于竞赛成绩十分优异,刘畅当年可以在清华任选专业。然而他并没有去数学系而是选择了经管,刘畅笑着说:“我认为学数学和研究数学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是存在上限的。
以数学竞赛生的资格保送,轻松修了数双,数学双学位平均成绩 98.1,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第一名)……他将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充分利用两者的相通之处,坚实的数学基础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
至于为什么不会考虑去北大光华这样的“敏感”问题,他笑着说是因为清华的名字好听。
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学习期间,刘畅所选三门博士生课程全获 A+,超过该校同班在读博士生。他还参与了美国司法部前任首席经济学家 Joseph Farrell 教授的项目研究,这个项目回国后仍在继续。
坚守·学术
“和导师一起盯着白板看一整天,一无所获,第二天再来盯着看。”
刘畅回忆到与导师一起做科研时这样说。他目光深邃,眼神坚毅,眼睛炯炯有神,似乎眼前真的有块画满经济学模型的白板,仿佛只是在回想,又好像是在享受那一种独特的快乐。
刘畅对于学术研究有着极其执著的追求,他认为学术研究是孤独而不功利的,而他选择学术纯粹是出于热爱。他有着明确的学术研究志向,有着近乎理想主义的热爱。
谈到未来,刘畅计划出国深造,回国发展。他说,“谈不上雄心壮志,只是享受做研究的这个过程”,读博还可以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呆得久一些。刘畅致力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他认为经济模型应该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但要警惕经济学中数学的滥用。
倾力·社工
刘畅大一下参加了团委组织组、学生会外联部,他认为一次次拉赞助让他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担任清华大学经济学会部长、副会长后,他负责制作和推广《海外学术指南》,组织“本硕博结对”、“学术申请交流会”等活动,为有志学术的同学提供指导服务,增强了本硕博同学间的学术互动。
刘畅还担任了经原小课助教,至于原因,他说一方面是认为自己过重的数学思维可能对经济学研究并非好事,希望多了解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和思维,回顾一下经济学原理;另一方面是想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服务学弟学妹,补充介绍一些学术知识。他的讨论课总是有很多干货,经常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阐释一些经济理论,帮助大家开阔视野。他还善意地提醒,每位小课助教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建议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谈到对学弟学妹们的学习建议,刘畅表示,不能只着眼于考试和分数,经原是大学遇到的第一门像大学课程的大学课程,讨论课、memo、读书报告,对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而如果有志于学术研究,刘畅建议学好数学,大一认真学习、提高成绩还是很重要的。此外,要多看书,涉猎广,哲学思想、名人传记,都很有帮助。他说,大一迷茫是正常的,距离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还很长,要多去尝试,敢于试错,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三才知道自己真正想干什么也绝不嫌晚。
沉潜·生活
“走一步看一步,至于为什么读博现在还很困惑,慢慢思考,现在的生活基本上是从前所期望的样子。”
刘畅刚刚参加了北京市的桥牌比赛,寒假还将参加全国青年桥牌比赛。他还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双人赛)第三名。他认为桥牌比较重计算,每一张牌都是一道数学题,一节比赛下来强度不亚于一场数学考试。
刘畅还是“体育特长生”,多次获得清华大学体育优秀奖学金。他幼儿园就学了水球,颇有经验,还擅长游泳,即将奔赴马杯蛙泳的赛场。他喜欢运动,认为运动有助于打开思路。
闲暇时分他喜欢看美剧,以及逻辑推理类书籍,对历史也很感兴趣。写写作业,看看美剧,刘畅认为当下的生活是惬意的。
生活中的他是一个随和的“选择困难户”,去哪吃饭这种问题经常别人拿主意,但是学术研究则要有拍板子的勇气;善于合作的他常常不是领导者,但是具有领导的能力,做事很有条理。
刘畅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学术尤其需要潜心,看着身边人去实习找工作拿高薪他不会动心,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像刘畅说的一样,要坚守初心,记得最初的梦想。学术研究的路上高处不胜寒,但是初心还在,爱还在,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便也会有海阔天空春暖花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