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津源
经95、经96班辅导员
2019级创新创业与战略系直博生
初见张津源,他给我留下的印象略显严肃。不过,随着这几天访谈的深入,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的性格里既有水的灵活与善良,又有土的朴实与忠厚。而他大学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本科四年,他横跨三所院系,有过诸多尝试,他就像水一样,不断“流动”于各种岗位和角色之间,但又像土一样,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品格和信仰。
抉择
刚入学的时候,张津源是被调剂到建筑学院的一名学生,虽然如此,第一年他依然怀着兴趣修习了很多建筑学院开设的课程。一年后,他意识到自己确实不适合学建筑,“一方面,我的性格不适合做一名建筑设计师;另一方面,建筑学院对画图能力要求很高,我这方面的能力欠缺,没法将自己头脑里的图形表达出来”,他解释道。
其实,张津源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是经管类专业,所以大一下学期他提交了转专业申请,之后通过考核,成为了经管学院的一名学生。至于选择经管学院的原因,他提出:“经管学院的毕业生就业面比较广,另外,这也符合我未来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快地回馈国家的想法。”
作为一名转系生,他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据张津源回忆,大二那年,他平均每学期要修35学分的课。“感觉每天要么在教室学习,要么奔走于各大教学楼之间”,回忆起大二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他似乎还“心有余悸”,劝说大家千万不要选太多课。
不过,学完这些课程之后,他感到受益匪浅。他最喜欢的一门课是CTMR(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这门课的上课形式,思维方式和教学目的都是全新的,它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让我觉得经管不仅是学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思想和思维的地方。”谈起这门课,张津源赞不绝口。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校特殊的培养机制,张津源在大一的时候还得以接触到新雅书院,并且在本科期间完成了新雅书院的课程要求,获得了新雅书院颁发的通识教育证书。
本科四年,三所学院,张津源在不断的尝试中开拓视野、积蓄能量,最终寻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经管学院,并选择在此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相信他会实现新的突破。
尝试
张津源曾把社工比作“学习之余的调剂品”,不过他丰富的社工经历,着实让人觉得他的“口味很浓”。他曾是院学生会的外联干事,曾是班里的党课小组长;曾在经济学会从事研究工作,也曾参与了“清华共青团九十周年口述史”的访谈工作……张津源的社工经历不可谓不丰富。
在不同的岗位之间轮换,他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踏实可靠的品质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张津源一直坚信一句话:“做社工不能光喊口号,要有实干精神和业务能力。”在担任科创中心兴趣团队组组长期间,针对目前校内兴趣团队组织比较松散的问题,他参与制定了兴趣团队的管理制度;一些兴趣团队面临缺场地缺资金的困难,他和他的同事又为兴趣团队争取到了活动室,并协助他们获得了外联资源;还有一些兴趣团队对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清晰的把握,对此他们执行了“兴趣团队2.0——未来10问”计划,引导兴趣团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与这些社工,对张津源而言大有裨益,他认为社工可以培养人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虽然如此,他仍然告诫大家要坚持学习的“底色”:“社工可以定义成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爱好,但是永远不能代替学习或学术的位置!”
“清华共青团九十周年口述史”访谈合影(左一为张津源)
社工固然占据了张津源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大学生活,但他的生活绝不止如此精彩。他曾利用假期进行了三次实习,建模型、写报告,他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了技能,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职业的思考;也曾带领实践支队前往内蒙古支教,写教案、教足球,他给当地的孩子带去了乐趣与温暖;还曾前往绥芬河调研中俄的边境贸易,做访谈、写文稿,他在实践中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
学习、社工、实习、实践、体育……本科四年间张津源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学知识、长才干;也在尝试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目标。
他坦言:“勇于尝试是对的,因为本科是一个试错成本较低的阶段,而清华又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但是他同样坚持认为在尝试的过程中要理性思考,“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走的路是不是对的”,以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一旦确认这个目标之后,便不要后悔,坚守到底。
坚守
我没有问过张津源太多关于信仰的问题,信仰是深埋在内心的东西,也许不应该随便拿出来“晾晒”,因而关于他的信仰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准确的答案。不过,从他的言行中,我们或许能够猜测一二。
“党员”“家国情怀”“责任”……这些都是在访谈过程中听到的高频词汇。尤其是当张津源谈及自己为何选择担任辅导员的时候,他的回答令人感到惊喜而又振奋:“我是党员!”“我是党员,给予新生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帮助,是我的责任;同时,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思想和行动引领周围的人”,他补充道。
紧接着,张津源用感激而敬佩的口吻谈起他大一的辅导员程正雨,“他是一个党性十足的人,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和引导”。刚上大学时,张津源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程导开导他说:“对未来迷茫点儿挺好的,因为你越迷茫,可能尝试越多,你的未来可能会因此丰富多彩”,张津源对这句话记忆深刻,甚至奉为圭臬。后来又遇到建筑学院分流的事情,张津源对此有很多困惑,他找到了程导,程导专门联系了学院的相关老师,并亲自陪着他去和老师当面谈话,解开了他的困惑。
四年前,辅导员程正雨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火种,四年后,张津源接过当年辅导员的火炬,继续传承党性,传播善意。
对张津源而言,本科四年,是不断尝试以学习新的知识,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的四年;也是坚守信仰,保持初心的四年。而对于九字班新生的大学四年,他的建议是:勇于尝试学新知,少打游戏多运动,理性判断多思考,主动沟通多交流。最后,他祝愿每位新生“都能遇见自己想要的大学生活”。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