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风采 正文

新年特刊 | 冉诗睿:远方与田野

image.png

冉诗睿,2019年清华大学社会实践金奖个人获得者。2018年暑假,她带领的“锦囊苗计”支队赴贵州雷山调研当地的旅游扶贫困境,该项目获“梦想计划”项目A级支持,并最终获得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校级金奖。2019年寒假,她带领“湘机”支队赴湖南湘西调研当地电商扶贫情况,获清华大学“重走总书记初心之路”项目A级支持。2019年暑假,冉诗睿入选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项目并前往欧洲调研一带一路相关社会治理情况。

 

在采访冉诗睿之前,我们预先浏览了各个网络平台上刊载的有她出镜的照片,在这些图片中,她要么掩身于支队成员们的背后,要么专心于访谈、文字等的工作,只留给镜头一片恬静的剪影。在大众印象中,一位清华大学社会实践金奖个人得主似乎应该随时散发着“一呼百应”的能量和活力四射的“小宇宙”,然而,初次见面时冉诗睿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却是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气质——恬静与温柔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可是,当冉诗睿一讲起她的实践故事,我们就能立刻感觉到埋藏在她温柔躯壳之下那颗坚韧的内心、领略到一个立志社会实践的经管人身上的飒爽英姿。冉诗睿的实践故事讲述着自己的初心、讲述着经世济民的情怀,讲述着一个社会实践者不懈追求的诗和远方。

缘起

冉诗睿出生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的凯里市,而黔东南地区恰恰是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年时期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山水人情成为了冉诗睿未来立志扶贫实践的社会导师。

初中的时侯,冉诗睿参与了学校与乡村小学贫困学生的“手拉手”活动,某次活动结束后,他们决定去一位父亲失联数月的女孩家中走访。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一行人才来到女孩家中,而小姑娘每天都只能用脚步丈量这段来回两小时的上学路。走进女孩的住处,她的居住条件甚至不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除了卧室,她的家里居然没有一面完整的墙壁。苗寨的房子是木头构造,人们会在木头柱子外钉上木板,可是她的家却只有柱子,没有用来遮风挡雨的木板。眼前的景象带给了冉诗睿极大的感触:“原来在离凯里市这么近的一个地方,居然有这样一个家庭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着!”也正因为家境贫寒,这位女孩在教育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按年龄,她本该上初二,可她当时还在读六年级,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她每天回家之后还要给弟弟妹妹们做饭。作为同龄人,冉诗睿很难想象如果与这位女孩交换人生,今天的自己又会在哪里谋生、又会成为什么模样。

也许只有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才会知道贫困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真实的记忆成为了不断鞭策冉诗睿的动力,也让她在每一次实践中从不苟且,有原则、有毅力地践行自己的实践初心。

image.png

图为冉诗睿正在为广西靖西二中的同学们手绘宿舍墙

行践

2018年暑假,冉诗睿带领支队前往贵州省雷山县进行扶贫调研。按照原计划,他们第一天就应当与当地政府进行座谈,但十分不巧,当天所有与扶贫工作相关的负责人都被临时叫去开会,原定的座谈直到第六天才得以进行。而那时,支队的调研进程实际上已经过半。在座谈会上,支队成员们汇报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并提出了建议,比如西江镇旅游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苗绣工作坊可以怎样改进等。听完汇报,副县长告诉他们:“虽然西江的旅游业目前发展得很好,但是这么多年来旅游真正带动脱贫人数或许只有3000人。表面上看它所带来的是很好的前景,但是实际上它的辐射作用能真正涉及的可能只有旅游区内的人,区外的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红利。”这番话引发了冉诗睿的思考,“为什么旅游扶贫仅仅只能为局限于这个旅游区内的人服务”,这是当时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

在那之后,一位镇长告诉队员们他认为农业才是真正能够带动农民脱贫的最根本方式。但在此之前,支队对雷山县农业方面的调研少之又少。座谈结束后,一些队员产生了疑问:“如果调研结果与我们从镇长这里得到的结论不一样,那我们之后的调研报告该怎么写呢?”

此时此刻,调研已经接近尾声,他们已经买好了次日回京的高铁票,而临时转变思路也许会面临着更多困难,但队员们最终下定了决心:“我们不可能昧着良心去说这里的旅游扶贫发展多么好,这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也不是我们实践真正想要得到的结果。”因此,在队员们的启发和鼓舞下,冉诗睿主动提出转变调研思路:可以补充调研当地的农业,然后将农业和旅游业的扶贫效果进行对比。

随后,支队调研了雷公山的天麻产业和黑毛猪产业,与有关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他们发现,这两个产业能够在不损害当地自然禀赋的前提下使得整个雷山的自然优势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而相比之下,旅游业的发展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做了过多的商业化开发,但实事求是地说,农业还是农民生存的根。

image.png

图为冉诗睿在雷山县脚猛村同村民交流

坚守

实践的过程中,看似柔弱的冉诗睿始终有着自己的原则与坚守。也正因如此,她才能成功地多次带领支队圆满完成调研。作为支队长,她从不认为自己的职责是“领导”整个支队,而是需要从全局出发,对实践自始至终的脉络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把握,所以,她十分欢迎来自队员们的不同声音和想法,在她看来,这是一件互补的事情,不同的队员来自不同的院系,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其中会有自己看不到的角度。

在带队过程中,每天晚上冉诗睿都坚持组织大家一起开会,开会交流的过程是思维火花碰撞的时刻,她说队员们会看到很多她自己看不到的内容,也会指出她在实践中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作为支队长,冉诗睿珍视每一次头脑风暴与观点分享的机会,与众人一起讨论思考的时光构成了实践中的美好回忆。

图为冉诗睿在海外实践中进行走访

 作为一位经管人,冉诗睿在实践中常常思索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和理解去改变世界:“通过调研,我对中国农村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写成报告后,它也许能够激励我、甚至更多的人在未来的人生选择之中做出某些改变。” 

走进社会、融入社会、脚踏实地、无愧于心,远行在实践路上,冉诗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作为一位经管人的坚守,走向希望的田野,走向无限的远方。面对即将开展的九字班寒假返乡调研,冉诗睿寄语学弟学妹们:“走出大学、走出这个象牙塔,去看一看更为真实的世界,在这个基础上多思考,再去做出你的决定!”

希望大家都能从冉诗睿的分享中得到启迪,也祝福九字班的同学们寒假返乡调研实践顺利!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