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风采 正文

80s 环游世界——国际生采访•第四弹

前言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除去我们自己生活的国家,这些地方我们既熟悉又陌生。我们一次次从课本上、从电视里读到它们、听到它们、看到它们,却又并非真正了解,即使我们在旅途中曾走马观花地领略到各地独特的风情。而这次,我们将采访来自不同大洲的同学们。从他们口中,我们期盼听到关于他们的国家、他们自己、还有他们与中国之间的故事……

image.png

    本次采访的形式与对象有些不同。在第一支采访小分队里,海外联络员采访到了4位来自法国、挪威和加拿大的交换生,想听一听他们与清华的故事。

“未知总有一种力量吸引着我”

    从挪威的奥斯陆到北京,坐飞机需要16个小时。只会说“谢谢”和“你好”的海伦和托马斯,因为想要体验与挪威完全不同的环境,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中国这个陌生的国度。“清华的学习氛围和我的家乡完全不同。你知道吗,在挪威,人们不看重所谓的‘成功’,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很出彩而敬仰他。人人都是一样的,这是我们的文化。但在这所世界知名的大学里,优秀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崇拜,大家都想变得更好,于是会很努力。我觉得在这种高压学习环境里,我能学到很多。” 海伦和托马斯都坦言,频繁的考试和陌生的语言让他们有的时候感到无所适从。“但这就是探索未知的目的,为了挑战自己,不是吗?”

“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都很可爱”

    安楠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他来到了加拿大生活。当被问到身边的中国同学如何看待他的身份时,安楠腼腆地笑道:“因为平常跟他们都说中文,很流利,所以他们都觉得我就是中国人。” 但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的安楠,初来乍到时还是为是否能融入而担忧过。“后来我意识到,想融入这里并不难。在交换生介绍营里我认识了一群好朋友,大家一起聚餐、畅谈,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的担忧就云消雾散了。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我邻居的热情,当时我的Wi-Fi和餐卡都没有办好,是他耐心地帮我解决了一个个问题。”

    现在,作为经管羽毛球队队长,安楠也在尽自己所能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

    来自法国的安东尼则表示,中国的风景是抚慰他思乡之念的灵丹妙药。“没课的时候,我就喜欢去北京各处的风景名胜逛一逛。我最喜欢的是雄伟的长城,那里的空气和景色让我感到很放松。”而提到美食,安东尼竟然表示自己一点也不想念法国的菜肴,而是指着盘子里的煎饼赞叹不已:“这个太好吃了。中午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观畴园一楼,那里的吃的都太香太美味了……”

 “还在努力地适应着不同”

    提到中国与自己家乡的差异时,挪威的海伦和托马斯表示对校园里的骑行文化感到惊叹。“在挪威,几乎所有人都有一辆自行车。大家不管在哪里骑车,都会戴上头盔,但在清华里,我们发现原来大家都不带头盔啊……” 托马斯还提到了在街上的时候听到有人大声唱歌。“要是在挪威,我肯定想:‘这人估计是疯了’。但在这里,大家好像毫不顾忌这件事,我只能想:‘哈哈,oh well, 大概是文化的差异吧’。”

    安东尼则表示,中国大学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条约规定让在以“自由浪漫”著称的法国长大的他有些难以适应。“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借的书逾期忘还了,结果罚了我300块钱……那本书才100块人民币啊。”(哭丧脸)“这里的规矩条律都很严格,不像在法国。如果你犯了错,可以向老师诚恳的道歉,或许老师就会原谅你,免去你的惩罚。但在清华,我逐渐体会到了‘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这或许可以使我在回到法国之后少犯许多错误,哈哈。”

image.png

来自法国的安东尼

 “要走出局限,去拓宽视野”

      富东升来自日本庆应大学,和九字班几乎同时走入清华,开启了他为期一年的交换故事。当被问到中国和日本大学的差异时,他回答说:“清华校园真的太大了,所以到现在我还没有把校园逛完。它的面积大概有庆应大学的四五倍吧。还有我感觉到中国的同学们也都十分努力,而且相比日本的同学更愿意去进一步深造,去读master。”而谈到来中国后的适应情况时,他说因为家里亲人也有中国人,所以在日常交流和文化差异上适应的比较好。另外富东升小时候也在中国生活过,所以与其说他是来到了异国他乡,不如说是回到了第二故乡。虽然没有经历太多的cultural shock,但富东升还是会有一个点不太适应,那就是气候——“北京的冬天太冷了,我原本觉得东京的冬天已经够冷了,可是现在相比之下我觉得日本的冬天真的很暖和。最近北京气温已经零下了,自己有时候出门也会被冻得感到有点疼。”他笑道。

     来到清华将近四个月,中文表达已经很流利的富东升坦言自己还在不断地练习中文。“虽然日常的听说交流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一些专业的词汇或者是阅读一些报纸期刊,自己的中文就会有点跟不上,就会有点尴尬。”

    如果说要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富东升推荐大家尽量抓住机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我来到中国以后认识了很多国际的同学,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中国同学。和他们交流时能感受到很多的差异,慢慢地也发觉自己受到了很多的启发,视野不断被开阔。所以感觉留学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把握。其实哪怕只是去旅游,去游览一个与本国文化差别较大的国家,也会有很大的收获。因为未来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以后我们也会遇到与自己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如果缺乏对他们的理解,不懂得如何和他们相处和沟通,那会很可惜。”在他看来,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忙于赶路而忘记寻找路的方向。只有将刻苦努力、独到的思考和对未来逐步清晰的规划结合起来,一个人的才华才更能得到施展。

image.png

来自日本庆应大学的富东升

“在清华,成为文化沟通的外交官”

    来自韩国的高汰熏是今年刚刚转系来到了经管学院,进入了经82班。说到中韩的差异,他特别提到了支付方式的不同——“结账的时候,中国大多都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结账,但是在韩国就主要是用信用卡或者现金付款,cashless payment很少见。韩国学生对这种支付方式不太熟悉,但是我觉得这种支付方式很方便,出门可以不用再带着钱包了。”

image.png

来自韩国的高汰熏

   转系成功也是他在清华非常值得骄傲的高光时刻:“我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一个证券投资社团,在里面向很多学长学姐了解了经验,他们提到经管学院的专业知识更偏重于实践研究,而自己原来所在的专业则更偏重于理论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综合考虑下来,我觉得经管的专业知识更加吸引我,也更适合我,所以就决定了转系。迄今为止,我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转系来到经管读本科的国际同学之一。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最终能够来到经管学院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我感到比较自豪吧。”

    来到清华以后,每个人都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故事。高汰熏也不例外。“要说最难忘的应该是春季学期的国际文化节吧。当时我负责韩国的展位,向同学们展示了韩国的传统饮食、传统游戏以及传统服装——韩服,还让大家品尝了韩国的烧酒和米酒。这次活动让我感觉我好像是成为了韩国的外交官,把我们的文化展示给了外国的同学们,我感到非常的自豪而且难忘。”

 “与清华有缘,在泳队有爱”

    74班来自俄罗斯的伊万在中国已经学习生活有十年了,2017年他从北京十一学校考入清华大学。

当被问到为什么来到清华时,伊万讲述了他与清华独特的缘分。“我在初三的时候,和从事金融行业的朋友交流,就已经发现了自己对金融行业的兴趣,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本来自己没有考虑清华经管,因为当时清华经管对于国际生只招收理科生,笔试要考理科,而我学的是文科。但是就在我高三那一年,我听到同学说,清华招收国际生的考核方式改了,最开始的笔试被改成了提交申请材料。所以当时我就急匆匆地在三周里把申请材料准备好,然后在第一批申请名额里提交了。面试通知电话打来的时候,我正在吃午饭,还以为接到的是诈骗电话。接到消息的时候内心不仅仅是狂喜,更多的反而是一种紧张感。在接下来的两天中我急忙但专注地为两天后的面试而准备。我在最终在十一月的时候就确定自己可以来到经管学院了。其实清华的招生方式的改革完全可以再晚一年,但是它刚好就发生在2017年,像为我量身订制的一样。而且当时我把我申请时候的所有志愿都填成了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专业,而且不接受调剂,就好像赌博一样。所现在能在清华这样不断受到激励的环境中学习,我很为这件事骄傲,这就是我和清华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来自俄罗斯的伊万

    谈起最难忘的事,热爱水上运动的伊万讲起了他在泳队为经管争得马杯荣誉的经历。高中时候所在十一学校实行走班制,进入大学后同学们班级意识也并不太强,但加入泳队以后的伊万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当时就是所有的人都在为一件事而奋斗,为它而开心,其他队员在游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旁边看,给他加油,到最后冲刺的时候,大家都会大喊着“冲刺冲刺”给他鼓劲儿,然后包括大家会在比赛前拥抱一下,在比赛后击个掌,如果谁取得了名次我们也会为他激动高兴,那是一种纯粹的开心快乐,是一种很有归属感的感觉。在泳队我感觉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愿意为这个集体去付出。当时最后的成绩也是拿了甲组第二,是一个挺不错的成绩,所以这个事情让我很难忘。”

    后来伊万自己也做了经管泳队的队长,尽管承担了许多辛苦的责任,但依然感到很值得。“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了管理一个队伍有多么辛苦多么难,比如说下课后自己急匆匆去C楼买物资,然后骑着车子把它运到游泳馆,再比如作为带队队长你要求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必须游的很快而且不可以累,但冲在前面游实际上是很辛苦的。尽管有很多很累的时刻,但是去年我们也有拿到了一个历史新高的成绩,大概有了五六十分的提升。”在泳队里,伊万认识了自己的小课助教学长,咨询了他许多经原相关的知识与思维;做队长的时候,泳队的另外两个队长也十分热心地帮伊万分担任务。这样一段美好的回忆,对伊万而言,弥足珍贵。

    虽然已经大三,但伊万的生活依然十分紧张充实,每天在上课之余,都会去游泳馆练习水球。伊万也给各位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说,“大一不要参与太多的社工或者社团活动,不然你的精力有限,身上还肩负着过多责任没办法抽身,结果只会让人应付不过来。倒不如先把学习相关的事宜弄清楚,然后再去尝试全新的社工领域。另外,在学习方面,大家千万不要抱着一种“考试考过了没挂科,成绩还过得去”的心态去进行专业课学习。就比如说数学,我们的培养方案规划是大一学微积分线代,大二学习概统,实际上这背后是有它的道理的。如果你前面哪个环节做得不够好,那么之后你可能还需要自己课下重新学习自己没掌握的知识。这样的效率更低效果更差还不如一开始就好好地学习。

后记

清华,让我们带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印记,在园子中相聚。在这里,我们分享欢笑,也或许经历失意。但所幸,清华给了我们足够大的舞台,让我们能够栖居其中,恣情描绘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与清华的难忘故事,就在园子里慢慢地讲......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学生会海外部